【极简主义读书法】
1、花读书时间的1/3选书,选这个领域最重要的三个人构建知识树。
2、只选对的作者读,花时间选书戒掉贪念,精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八原则】
花80%的时间精读20%的重点,剩下的时间泛读80%简单了解
【知识树】
知识是树状的,根部与节点是人,知识点是树叶。要看能在知识树上找到位置的书,不要看没有根的书。
领域中最重要的三个人:创始人以及他的门徒(诞生开始想要寻求什么问题的答案),改革的主要人物,今天最前沿水平最高的人
(人类学是如何跳出自己的社会看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来反省自己。管理学是关注组织变革提高产能与效率。)
1、作者在知识树上什么位置
2、直接对应的朋友或者对手,不能看横空出世的书
3、为什么写这本书
4、参考书评、自述自传、豆瓣豆列、当当京东亚马逊同类书的关系还有评分
5、行业内牛人的推荐
【精读】
1、速读没有思考,会摧毁我们的思考能力,使读书变成了一个获取信息的手段,而不是提升思考能力的习惯。现在搜索引擎的快速发展已经越来越不需要这个能力。
2、阅读是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不是知识点的记忆。
3、多读经典,读透经典,系统读经典。
4、读书是系统性去了解作者的思路、概念、逻辑和感受,了解作者要传达的主要思想与论点,为什么写这本书,要辩论的是什么,和谁辩论。
【泛读】
对象:视频、音频、书评、专栏、他人总结等
方法:段落为单位,找核心句;“指读”加快读书速度。
【怎样有效率精读】
1、精读不等于读的慢,读的慢会影响读书效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以章节或者段落为单位,而不是以句为单位
3、注意力集中,调动自己的知识库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锋,了解作者完整的思维脉络
4、两种精读办法:独木舟法(顺着作者思路按顺序)、核潜艇法(从三分之二开始读)
【三步提问法】
重点:提出问题与作者互动,避免被动阅读
1、看序言和第一章,列出5-10个“是什么”的问题
2、全书1/3花一半的时间,问为什么(另外一半时间剩下的书和笔记时间)
不要问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也不要问和后面没关系的问题,要问后面关联的会解答的问题
3、多问如果……会怎样,重点的地方停下来,如果是我怎么想怎么写之类,可以用来记笔记
【独木舟法】
优点:作者精心设计的路线,但是不要盲目轻信
缺点:即使顶尖的书也有20%的无效内容;有的内容你早就知道,有的内容你没有看懂;容易看的困或者意犹未尽
改进:要掌握自己的节奏
【核潜艇法】(读书高手用)
一口气读完全书精华最后1/3,多问问题,然后在看目录对应的章节进行泛读
【碎片化时间精读】
阅读前做好功课,参考书评书的介绍等,将书拆成章节、音频、视频等进行阅读
【杠铃读书法】
整块时间精读,碎片时间进行巩固复习思考泛读,或者按照自己的方法调整
【群簇读书法】
重点:小圈子学术共同体知识群的阅读
所有人的书序言和第一章进行泛读,结合音频视频书评进行碎片式泛读
【怎样做读书笔记】
记笔记不是机械的抄书,也不是思维导图,而是记下和大脑有化学反应的部分
真正好的读书笔记,应该是一篇3000-5000字的文章,讲述了作者的核心论点
一、作者的核心论点
1、读之前了解作者,查作者的资料看访谈或者自传,反复读序言,明白作者写这本书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全书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或者最能显示作者意图的话,可能是书的副标题,或者书里反复出现的话,或者可能要自己提炼
3、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核心论点,要找能给人启发的论点
提炼的方法:
作者反复引述的关键性证据、例子或者故事
序言或者结论中反复提到的观点
好的书评或者导读
二、作者的分论点
1、用自己语言转述触动自己的话
2、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者例子
3、非正常篇幅写的例子
三、读完自己的想法和评论
1、从书或者作者身上学到的东西具化成一个新方法、规律、概念、一句话或者座右铭
2、写出自己以后的计划
3、不要记录哪里错了
【怎样管理知识库】
选书对应到最近要做的事,用书来推进当下要做的事情
新建文件夹收集一个作者所有买过的图书照片,电子书,专栏,文章
管理书架:
1、读过的有启发的重要的书
2、即将用到的精华的书
3、清空不再会发生作用的书
一、二进制知识管理(参考八旗做法,拓扑学,可以拓展知识边界)
1、不能遗漏
2、编排有逻辑,可以随时取用
3、同一类型的书不超过一定数量
二、六进制管理法(参考古代六部做法,节省精力,保持注意力)
选六件事分成两组,选出每组中最重要的两个,再选出这两个中间最重要的事重点处理,做到最好
三、地图关联管理法(知识的跨区域整合,关注你长处短板,进行关联突破和创新)
1、寻找你感兴趣的地图
2、选定中央区域以及初始区域,向两边眼神要边界
3、不用的两个区域进行思考怎么延伸交集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