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顶级智慧的至简之道?
认知升级:1楼:感性思维--经验信息;2楼:理性思维--思维模型;3楼:哲科思维--逻辑形式
人们日常生活两种逻辑形式:1.归纳法;2.演绎法
第一性原理
HD大学一以贯之的主线是:认知升级,第一性原理是HD大学最核心的思维模型,是认知升级的“独孤一剑”,“一”是第一性原理的简称。任何企业做久了都会有一种从众效应,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群体信念对你的思想禁锢,当企业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找到这个决策背后的问题,也就是那个“一”是什么?找到这个系统的元起点。
归纳法:缺点,不能保真,即使前提是正确的,也不能保真结论一定正确
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用智方式,从具象经验中归纳抽象知识,即从特殊到一般,分两种;空间性归纳(在欧洲、非洲、亚洲看到的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所有,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空间性归纳(在过去的经验里,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所以,将来太阳会继续从东方升起)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使用这个简单的归纳推理,99%的人类日常知识建立在基于经验的归纳法上。创业者也最擅长归纳法,比如商业计划书中的上升曲线。迄今,归纳法任然是常规科学的主要工具。
直到,休谟第一个发现“归纳法谬误”即使所有的前提都正确,结论依然有可能错误。归纳法只能证伪,不能证明(归纳法不能保真)归纳法所依赖的“连续性假设”,在逻辑上无法证明,所以,“连续性假设”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非逻辑的武断”,是一个默认给定的隐含假设。
人类以较小的能量消耗维持了生存必须的认知能力,但这样做的后果是给自己埋下了致命性缺陷。人类归纳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一旦遇到非连续性的节点,立即失效。
这是一个初看起来无足轻重抬杠式问题。但它却是一切人,事,兴衰的根基性原因。管理者通常都是基于经验预测未来,因为我们相信过去和未来自己存在连续性。当产业变化缓慢时,产业周期即为连续性,归纳法是最有效率的管理思维,这种情况下,通常可以根据过去的趋势和平均值来预测未来。当发生重大变化时,越是拥有丰富经验的人,表现就越拙劣。由于连续性的心理倾向,他们对重要的改变反应迟钝,对未来的预测错位百出。
你总是看到自己想看的的东西
演绎法;优点,能够保真,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一定正确
演绎法是理性思维的主要用智方式,全世界只有古希腊有演绎知识。-吴国盛
亚里士多德(西方世界观的奠基者-哲学家)视逻辑为“一”,把逻辑定义为“必然的导出”。他只相信演绎法逻辑,只有演绎法才能保证“必然的导出”。演绎法的最初形式为“三段论”,第一,所有人都会死,第二,苏格拉底是人,第三,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哲科思维一言以蔽之,“假设与证明”,归纳法与演绎法之争的要义;假设在先还是实践在先?;逻辑引导实践还是实践引导逻辑。古老东方文明“技艺思维”,操作上的试错法,实践操作在先,经验总结在后,这是典型的归纳法思维。技艺思维的好处,从经验中归纳知识,速度快,坏处,领域依赖性,不可迁移性。近代西方人的哲科思维,是逻辑上的试错法,逻辑假设在先,实践检验在后,典型的演绎法思维。哲科思维的坏处,速度慢,好处,可迁移性。一旦在逻辑上导通一个共同的抽象概念,与此相关的所有具象问题,立即全部化解。逻辑比事实更真实,只要逻辑上成立,事实上一定成立。
什么叫知识?用先验逻辑形式整顿经验信息,形成普适知识。感性:感官+经验=信息;理性:逻辑+信息=知识。凡是感官和直觉得到的经验,都不能构成知识。不经过思想整顿的经验,全是假象。--王东岳
1.托勒密地心说;太阳绕着地球转(眼睛)2.哥白尼日心说;发现逻辑破绽(逻辑)
所有大科学家都是用演绎法-张守晟
创业用归纳法还是演绎法好?
沿第一曲线的进步,用归纳法最有效
曲线转换(第二曲线创新)用演绎法
第一性原理
相对于其他命题来说,第一性原理是一个自确定的元起点,是一个到此为止的定海神针。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根基性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第一性原理是哲科思维皇冠上的明珠,是顶级智慧的至简应用。分析问题有两种方式;1.水平面;多因素因果分析2,垂直;第一性原理,第一因
第一性原理在商业上的应用;商业世界的第一问题是;什么是你的“一”?确定一以后,直接针对一来做功,这是最简洁有力的战略决策方式。(苹果:产品是一,亚马逊:用户是一)客户是一的真北指标是什么?1.无限选择2.最低价格3.快速配送。客户是一的核心能力是,高科技,用技术提高运营效率。产品是一的真北指标是什么?打动人心的好产品
凡属真正理性化的思想系统,一般都会运行在一条基本原理之上。--王东岳《物演通论》
芒格:科学界和商界有一个最有用的古老法则1.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对比一下,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原则一定是亘古不变的。
针对你目前工作或生活中正在进行的一个决策,想想什么是你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