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卷第二百零二,唐纪十八,咸亨二年(671)至开耀元年(681),共11年
【原文】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下
咸亨二年(辛未、671)
春,正月,甲子,上幸东都。
夏,四月,甲申,以西突厥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以安集五咄陆之众。
初,武元庆等既死,皇后奏以其姊子贺兰敏之为士彠之嗣,袭爵周公,改姓武氏,累迁弘文馆学士、左散骑常侍。
魏国夫人之死也,上见敏之,悲泣曰:“向吾出视朝犹无恙,退朝已不救,何苍猝如此!”敏之号哭不对。后闻之,曰:“此儿疑我。”由是恶之。
敏之貌美,蒸于太原王妃,及居妃丧,释衰绖,奏妓。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上及后自选以为太子妃,昏有日矣,敏之逼而淫之。后于是表言敏之前后罪恶,请加窜逐。
六月,丙子,敕流雷州,复其本姓。至韶州,以马缰绞死。朝士坐与敏之交游,流岭南者甚众。
秋,七月,乙未朔,高侃破高丽余众于安市城。
九月,丙申,潞州刺史徐王元礼薨。
冬,十一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车驾自东都幸许、汝,十二月,癸酉,校猎于叶县。丙戌,还东都。
三年(壬申、672)
春,正月,辛丑,以太子右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将兵讨叛蛮。
庚戌,昆明蛮十四姓二万三千户内附,置殷、敦、总三州。
二月,庚午,徙吐谷浑于鄯州浩亹水南。吐谷浑畏吐蕃之强,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狭,寻徙灵州,以其部落置安乐州,以可汗诺曷钵为刺史。吐谷浑故地皆入于吐蕃。
己卯,侍中永安郡公姜恪薨。
夏,四月,庚午,上幸合璧宫。
吐蕃遣其大臣仲琮入贡,上问以吐蕃风俗,
对曰:“吐蕃地薄气寒,风俗朴鲁,然法令严整,上下一心,议事常自下而起,因人所利而行之,斯所以能持久也。”
上诘以吞灭吐谷浑、败薛仁贵、寇逼凉州事,对曰:“臣受命贡献而已,军旅之事,非所闻也。”
上厚赐而遣之。癸未,遣都水使者黄仁素使于吐蕃。
秋,八月,壬午,特进高阳郡公许敬宗卒。
太常博士袁思古议:“敬宗弃长子于荒徼,嫁少女于夷貊。案《谥法》,‘名与实爽曰缪’,请谥为缪。”
敬宗孙太子舍人彦伯讼思古与许氏有怨,请改谥。太常博士王福畤议,以为:“谥者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若嫌隙有实,当据法推绳;如其不然,义不可夺。”
户部尚书戴至德谓福畤曰:“高阳公任遇如是,何以谥之为缪?”
对曰:“昔晋司空何曾既忠且孝,徒以日食万钱,秦秀谥之曰‘缪’。许敬宗忠孝不逮于曾,而饮食男女之累过之,谥之曰‘缪’,无负许氏矣。”
诏集五品已上更议,礼部尚书阳思敬议:“按《谥法》,‘既过能改曰恭’,请谥曰恭。”诏从之。
敬宗尝奏流其子昂于岭南,又以女嫁蛮酋冯盎之子,多纳其货,故思古议及之。福畤,勃之父也。
九月,癸卯,徙沛王贤为雍王。
冬,十月,己未,诏太子监国。
壬戌,车驾发东都。
十一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甲辰,车驾至京师。
十二月,高侃与高丽余众战于白水山,破之。新罗遣兵救高丽,侃击破之。
癸卯,以左庶子刘仁轨同中书门下三品。
太子罕接宫臣,典膳丞全椒邢文伟辄减所供膳,并上书谏太子。太子复书,谢以多疾及入侍少暇,嘉纳其意。顷之,右史缺,上曰:“邢文伟事吾子,能撤膳进谏,此直士也。”擢为右史。
太子因宴集,命宫臣掷倒,次至左奉裕率王及善,及善曰:“掷倒自有伶官,臣若奉令,恐非所以羽翼殿下也。”太子谢之。上闻之,赐及善缣百匹,寻迁左千牛卫将军。
【原文华译】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下
咸亨二年(公元671年)
1 春,正月二十六日,高宗前往东都。
2 夏,四月十八日,任命西突厥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以安集五咄陆部众。
3 当初,武元庆等既死,皇后上奏,以她姐姐的儿子贺兰敏之为武士彟的继嗣,袭爵周公,改姓武氏,一路升迁到弘文馆学士、左散骑常侍。
魏国夫人之死,高宗见了贺兰敏之,悲泣说:“之前我出去上朝时还好端端的没事,退朝时就已经没救了,为何仓促如此!”贺兰敏之只是号哭,不答话。皇后听闻,说:“此儿怀疑我!”由此厌恶他。
贺兰敏之貌美,与太原王妃通奸(这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外祖母与外孙乱伦);后来在为王妃守丧期间,贺兰敏之脱下丧服,演奏妓乐。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有殊色,高宗及皇后自选以为太子妃,婚期已经确定,贺兰敏之却逼奸了她。皇后于是上表指控贺兰敏之前后罪恶,请加以流放。
六月,十一日,皇帝敕令流放雷州,恢复其本姓。贺兰敏之走到韶州时,以马缰绞死。朝士被控与贺兰敏之交游,连坐流放岭南的人非常多。
4 秋,七月一日,高侃破高丽余众于安市城。
5 九月二日,潞州刺史、徐王李元礼薨逝。
6 冬,十一月一日,日食。
7 皇帝车驾从东都前往许州、汝州。
十二月十日,校猎于叶县。十二月二十三日,返还东都。
咸亨三年(公元672年)
8 春,正月八日,任命太子右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将兵讨伐叛蛮。
9 正月十七日,昆明蛮十四姓二万三千户归附,朝廷设置殷州、敦州、总州三州。
10 二月八日,将吐谷浑各部落迁移到鄯州浩亹水之南。吐谷浑畏惧吐蕃之强,不能安居,又加上鄯州地方狭小,不久再迁往灵州,以其部落设置安乐州,以可汗诺曷钵为刺史。吐谷浑故地都被吐蕃吞并。
11 二月十七日,侍中、永安郡公姜恪薨逝。
12 夏,四月九日,高宗前往合璧宫。
13 吐蕃派大臣仲琮入朝进贡,高宗问以吐蕃风俗,仲琮回答说:“吐蕃地薄气寒,风俗淳朴粗鲁;但是法令严整,上下一心,议事常自下而起,因人所利而推行,所以能持久。”
高宗诘问吐蕃吞灭吐谷浑、击败薛仁贵、寇逼凉州之事,仲琮回答说:“臣受命进贡而已,军旅之事,不是我所知道的。”高宗厚厚赏赐他,遣送他回去。
四月二十二日,派都水使者黄仁素出使吐蕃。
14 秋,八月二十四日,特进、高阳郡公许敬宗去世。讨论为他定谥号时,太常博士袁思古建议说:“许敬宗抛弃长子于荒远边疆,把幼女嫁到夷貊地区。按《谥法》,‘名实不符曰缪’,请谥为缪。”
许敬宗的孙子、太子舍人许彦伯指控袁思古与许氏有怨,请改谥。
太常博士王福畤认为:“谥号是评价死者一生的得失,而荣耀或羞辱,却传之千年。如果双方有矛盾是实,当依法制裁;如其不然,正义不可更改。”
户部尚书戴至德对王福畤说:“高阳郡公受到皇上这么大的信任和宠遇,怎么可以给他谥号为缪?”
王福畤回答说:“当初晋朝司空何曾既忠且孝,只因为一天吃饭都要花一万钱,秦秀就给他拟定谥号为‘缪’。许敬宗忠孝不及何曾,而饮食男女之过又超过他,谥号为‘缪’,并不亏待许家。”
皇帝下诏,集合五品以上官员,重新讨论,礼部尚书阳思敬建议说:“按《谥法》,过而能改曰恭。请谥号为恭。”皇帝下诏听从。
许敬宗曾经上奏流放其子许昂于岭南,又把女儿嫁给蛮酋冯盎之子,收受对方大量聘金,所以袁思古提到这两件事。王福畤,是王勃的父亲。
15 九月十五日,改封沛王李贤为雍王。
16 冬,十月二日,皇帝下诏,太子监国。
17 十月五日,皇帝车驾从东都出发。
18 十一月一日,日食。
19 十一月十七日,皇帝车驾抵达京师。
20 十二月,东州道行军总管高侃与高丽余众战于白水山,击破高丽军。新罗派兵救援高丽,又被高侃击破。
21 癸卯日(十二月无此日),任命左庶子刘仁轨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实质宰相)。
22 太子很少接见宫臣,典膳丞、全椒人邢文伟经常减少给太子的膳食供应,并上书谏劝太子。太子复书,解释说自己多病,又经常需要入宫侍奉皇帝,没有时间,但是感谢并接纳他的意见。
不久,右史(史官)出缺,高宗说:“邢文伟事奉我的儿子,能撤膳进谏,这是直士。”擢升为右史。
太子在宴会的时候,命宫臣跳掷倒舞,轮到左奉裕率(侍卫长)王及善,王及善说:“掷倒自有伶官,臣若奉令,恐怕不是保卫殿下的侍卫该做的事。”太子道歉。
高宗听闻,赏赐王及善丝绸一百匹,不久擢升为左千牛卫将军。
【学以致用】
这一段,吐蕃使者仲琮的这句话值得思考
议事常自下而起,因人所利而行之,斯所以能持久也。
换句话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案,才能持久。
吐蕃的生存环境恶劣,但是他们能做到上下一心,法令严整,从而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这就是其背后重要的治理法门。
不管是一个国家或者企业组织,从治理的角度看,有2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治理结构,一个是治理能力
治理结构,一般是从上而下的。
而治理能力呢,上位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最广大的智慧还是在群众当中
所以,怎么能够听从下面人的心声、利益诉求、愿望等,而制定相对应的政策,激励方式,那么,这个推动力就是可持续的。
我们在导入股权机制也是一样,如果仅凭老板自己所想,或者在某个视频中所学的理论而开始自我设计激励方式,很多时候是很难落地,或者不可持续。为什么呢?
本质就是没有从群众中来, 员工的真实想法,老板的需求,组织未来的需求,没有达成一种平衡。
因此,当领导者愿意满足下面人的需求与价值,那么得到的动力就是极强的。比如于东来,他就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念,满足劳动者的价值,而这些员工的服务能力与智慧,创造了伟大的胖东来平台。
所以,组织的大与小,外围环境是否恶劣,经济是否下行,这些都是表相,实相是,我们得琢磨如何平衡与落地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确保组织、老板、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合理,使得上下一心,力出一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