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那一天,幼儿园里的孩子们一起烤了黄油小饼干,那是给爸爸的礼物。
下午起床以后,有一个快四岁的男孩,闪着大大的眼睛,走到烤盘那里拿了一块星星形状的饼干。回到自己的小木床边上,犹豫了一下,笑着把饼干塞到了自己的枕头底下。
老师们对视了一眼,知道那里发生了一件事。但是我们没有马上判断那里发生了什么。一位老师轻轻的走过去,小声的问他:“你怎么把星星饼干放到枕头下面了?”
“我...,我想送给你吃“。说完孩子羞涩的用手捂住了洋溢着笑容的小脸。
”你想送给老师吃,又不知道怎么送,是不是“。老师感动的蹲下来,拥着那个孩子。
”嗯“。孩子满足的应到。
我们虽然是能读懂孩子的老师,但是我们都知道自己并不能完全了解孩子。当孩子那里发生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慢几秒钟,不做预设,去等待一下真相的出现。
有一次,一位爸爸带着两岁多的儿子来我家做客。当午餐的包子刚刚端上桌子的时候,小男孩迅速的爬上餐桌,伸手去抓盘子里的包子。爸爸愣了一下,也迅速的伸出手想把孩子从餐桌上拎下来。我伸手拦了一下,我感觉有什么会在孩子那发生。
孩子笨拙的从盘子里抓起一个包子,摇摇晃晃地放在了爸爸的碗里。再抓起一个包子,把胳膊伸的长长的,放进了我的碗里。然后从桌子上退下来,满足的坐回了自己的椅子。安静又有些兴奋,好像一朵小花忽然间绽放。
有时候孩子对“善和美”的体验,就在那当下的一刻忽然萌发。成人需要慢一点儿反应,用好奇之心去看见孩子。这“慢一点儿”也许是几秒钟,也许是几天,几个月——那在孩子的生命之中只是一个瞬间。然而孩子需要这瞬间的体验,来滋养自己的成长。如果我们拥有对孩子的好奇之心,我们看到的会是“美和善”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