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把时间当做朋友》
【全书结构框架】
【第一章】了解困境
原书信息
导言
懒惰的勤奋
兴趣
值得学?
【第二章】心智——开启!
导言
自己控制自己
控制欲望
【第三章】计划
导言
感知时间
计划可行
列表记录
执行计划
【第四章】开拓心智
导言
经验局限
自学
小心“成功学”
人脉
【第五章】更多思考
导言
学习
几点建议
提前准备
【第一章】了解困境
原书信息
作者:李笑来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01
千字数:202
ISBN:9787121210273
导言
今天是拆第一天,生活中总会遇到些困境,书中为我们讲解了几个,让我们来看一些下。
懒惰的勤奋
有种情况很常见,就是很多学生非常勤奋,几乎总是在学习,书读了不少,但分数却没有提高。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可能是懒惰的勤奋。
什么叫懒惰的勤奋?意思是行为上很勤奋,但思考上很懒惰,想要学习好,想着只要一直学习问题能解决。
但这个时候就会出新的问题,虽然学了很多东西,但都忘记了,那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时候我们应该想想我们的思考方式有没有问题,很多人也都在学,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学好。
不要关心学了多长时间,看了多少东西,而是要关心到底真正学会了什么。看的东西再多,学的时间再长,不思考也是没用的,真正能够提升的是自己会的东西。如果想要真正有效地学习,就不要再懒惰的勤奋了,而是关注真正能解决问题的点。
值得学?
我们总是在想多学些东西,好不容易想好要学什么,学了几天后,又在想这个真的值得学?学这个到底有什么用。
作者小学有计算机学习班,父母感觉有用就报名了,没有想到的是在20多年之后作者短时间内完成了海量工作,如果没学计算机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本来随便玩着学习的计算机,在以后的工作等环境中,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优势。
其实好多东西我们刚开始都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你几年前知道现在你在做的事情吗?反正我完全没有想到。
虽然我们可能预见不到未来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预测方向,只要选择的方向是对的,选择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剩下的就想怎么努力就好了,只要学了,肯定能用到。
兴趣
经常有人表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没兴趣,表示要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对一件事失去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当作事业,比如美食主持人,每天都要不停地吃东西,而且吃的时候还要表现出愉快,那吃的时候就没这么幸福了。
首先,为什么没有兴趣,是因为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那我们为什么会对一些事物产生兴趣呢,那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做这件事,可以比平均水平做的好,所以一件事情对你来说要不要做的标准不应该是兴趣,而是做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意义?
如果有,那就努力把事情做到平均水平以上,我们自然会产生兴趣,所以下次不要再说要没有兴趣,只要有意义,努力做就好了。
【第二章】开启心智
导言
心智是什么?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我们的大脑很神奇,总是能思考一些新的东西,让我们看看作者告诉我们的一些关于大脑的经验。
自己控制自己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产生疑问,当然是我自己控制我了,还能别人控制?那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很多时候,是大脑控制了我们。
为什么呢?回想一下,有没有在很多时候,你想要干某件事,比如看书,在看的过程中却总要吃东西、喝水、上厕所,不一会时间过去很久了,书没翻几页,而看的内容也没记住多少,这很显然这不是你的本意。也就是说是你的大脑控制了你。
而这里有个神奇的现象:我们竟然能用我们的大脑想出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可以思考如何用我们的大脑去控制我们的大脑。
这就要用到我们的另一种独特能力——反思能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具有特殊的“大脑额页”。
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最终人才能发明工具,使用工具,进行逻辑思考。
所以想要自己控制自己,就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大脑,多进行反思,思考在特定某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做,想的越多,思考的越深入,大脑就越听话。
了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DanielGoleman)曾做过一个关于“推迟满足”的实验。
主持人给一群小孩子各一块糖,告诉他们等我回来再吃,就能得到第二块,过一会有的小孩等不及了就吃了,但有的可以利用各种方法,比如跑、跳等转移注意力,最终得到了第二块糖,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等他们长大后发现耐心等待的孩子意志坚强更容易成功,而急着吃掉糖的孩子就相对平庸了。
希望马上得到满足是大多数人的天性,不论年龄,好多商品的销售都是利用了这一点,比如游戏厅里的老虎机,就是利用能让人能马上得到结果的天性,连卖的书上面的标题都要写上“七天学会XXX”,也是利用了我们急于求成的心理,我们现在理解这种心理对我们十分不利,那我们怎样控制呢?
控制欲望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所以极少数才能拥有,我们想要有耐心,而耐心则是了解的外在表现,如果想要控制欲望,你就要更多的去了解使你产生欲望的东西,弄明白你到底被什么吸引了,这件事长期来看是否对你有好处,深入的了解会让你更有耐心,而往往成功就差一点点的耐心。
【第三章】计划
导言
我们总是会制定一些计划,下面的一些方法建议可以让计划更好的完成,让我们来看一下。
感知时间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而这样的感觉会让我们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以至于我们总想要去管理我们的时间。
作者多年前碰到一本书名字叫《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宁,这是本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
讲述的是一位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是如何通过他独创的所谓“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人的成就。
这位昆虫学家获得了什么惊人成就,我们来看一下,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
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的著作。500印张,等于12500张打字稿。这惊人的成就,没有对时间精确的感知是完成不了的。
以下是摘自《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日志样本: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钟。
鉴定袋蛾——20分钟。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钟。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钟。
这和我们平常记日记不同,日记只是记录我们平常做的一些事情、感受,而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则是对时间过程的记录,这种方法的记录会让你对时间的感知越来越精确,在以后预估计任务量的时候,就会准确很多。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对完不成任务的焦虑,我就一直在用这个方法,下载了一个叫atimelonger的软件,发现每次记录不仅让我知道任务大概用了多长时间,还让我更加珍惜时间,因为意识里你会感到时间是在一点点的流逝。
计划可行
生活中,我们总会做很多计划,但很多时候总是完不成,这是为什么呢?
有个实验,研究人员找三组大学生学习一门短期课程,其中一组简单的时间管理学习,另一组以月为单位制定学习计划,还有一组每天都制定学习计划,实验表明按月制定学习计划的学生表现最好,每天制定学习计划的学生表现反而最差。研究之后发现,第一,每天制定的学习计划太花时间和精力,时间久了就放弃了。第二,一旦没跟上进度,他们就感到失望,对学习就失去了动力。
我们制定的计划总是跟不上进度,有时也会因为点突发状况和计划冲突,所以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多一点时间。
执行计划
有一句话叫:“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
我们为了某个目标总会制定很详尽的计划,但执行不了几天,就因为难度大,没时间执行等原因,就放弃了,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放弃。
是所有计划都一定要执行吗,那肯定不是,首先要判断,这个计划对你来说是否真的切实可行,如果你的计划是长生不老,那这个计划就是无意义的,不现实。
而在切实可行的计划中先执行哪个呢,时间就这么多,都执行的话,精力也不够,这里给出一个判断标准,任务大致分为四种
1.既重要又紧急的;
2.不重要不紧急的;
3.紧急的却不重要的;
4.重要的却不紧急的;
其中1、4是要优先执行的。
判断是否真的重要的标准是:是否对你实现目标有益。比如写拆书作业就是重要且紧急的,而吃饭的话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如果你的计划已经判断完是可行的了,那么其中重要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第四天】开拓心智
导言
很多经验都是有其特定场景的,时代规则变了,那我们就要思考前人的经验还管不管用呢?
经验局限
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比如观察、阅读、思考,我们看到别人吃了某个食物中毒了,我们就得出那个食物有毒,这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这种获取会有一定的局限。
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面挂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碰香蕉,就会有人用开水浇向猴子,几次尝试之后,没有猴子再去拿香蕉,然后把其中一只猴子换成另一个新猴子,新猴马上去拿香蕉,但马上被其他四个猴子暴打,之后再换走一只只猴子都换走了,当然,新进来的猴子还是会遭受其它猴子的暴打,而最先被换进来的打的最重,因为它是出于报复,直到最初的猴子都被换走,但它们都不知开水的事情,只知道谁碰香蕉就会被打。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就能知道谬论大概是怎样形成的了,很多时候,生活中的一些“真理”都是这样得来的。
比如每年都要过的习俗,有些看起来非常荒谬,你问为什么要那样做,他们可能回答,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做就是了,这就像是故事中被换过来的新猴子,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而谁不一致,就会惹来其他人的“暴打”,相信一般的习俗可能没事,但有一些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
比如相信吃某偏方致死等,有些事靠经验是不行的,需要靠我们用逻辑去验证,这样才能尽可能摆脱经验局限的束缚。
提高自学能力
本科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么重要的能力,但现在大多数连毕业生都没有自学能力,等找到工作后发现好多事情都要自学,而自学的能力也渐渐提高了。
在学校的学习的应试教育,切换到了社会环境下,要想学会东西,就要主动去学,没人再拉着拽着学了,那这时候实践能力才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大部分人,只有在实践之后,才能明天自己哪里不足,应该怎么学,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进步本质上只是因为懒惰,他们早就已经放弃了实践。
小心“成功学”
每个人都想要成功,书店里也有很多讲成功的书,翻看几本你会发现,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成功”简单化。
大概意思就是XXX成功了,就是因为他坚持不懈,所以你要成功必须得坚持努力。你有没有发现他们说的话,其实就是你想听的,就像是你听了他们的话就一定能成功,如果没成功呢,那就是没理解他们的意思或努力不够。
当然励志肯定没错,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只考靠努力就能成功的话,那成功还是所谓的成功吗,这么多人都在努力,但成功的还是极少数,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去实践、观察反思属于自己的“成功”,别人的成功最多也就是参考而已。
人脉
我们在书店中除了总能看到成功书籍之外,还有一类也总能看到,那就是“人脉”类的,比如《打造黄金人脉》、《如何认识上万人——拓展人脉的55个步骤》、《90秒建立职场人脉》……
我们生活总是想交更多朋友,我们交朋友其实就是在扩大交换人员的数量,因为我们很多收益来自交换。
我们小时候,就喜欢交那种玩具多,零食多的人,这时候资源依附关系已经显露,但有一点,就是你交的朋友资源都和你差不多。
因为朋友间资源相差大的,资源少的总一方总会占便宜,因为资源大的随便给点就非常多了,时间长了谁也不是傻,这样一来,你交换所得来的收益就会很低,可能数量低,但单个收益小,总收益是单个交换收益x交换数量,所以我们要想总收益变多,就要想着尽可能提高单次交换的收益,单次收益提高,数量只是你想不想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专注于提高自己,让自己可以为他人提供更大的价值。
【第五章】更多思考
导言
你知道的节省时间的方法有哪些?学习就是最节省时间的方法。
学习
生活中,总是很多人在拒绝学习,比如建议他们学习一些东西,总是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每次外出基本上不认路,都是别人带他走,我就建议他花些时间用学一学用手机看地图,他不以为然,果然有一次聚会,都开始很久了,才看到他的人,打电话问他,原因是看手机地图时,把地方认错,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之后找了好久才找到,如果他之前稍微花些时间在这方面,而不是拒绝学习,就不会耗费这么久的时间,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技能,学习后的收获是巨大的,然而如果我们总拒绝学习,长期这样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很多技能不学习,就会有不少的麻烦,可能当初解决这个麻烦只需要几十分钟,而现在不仅时间超了很多,很多时候也错过了很多机会。
几点建议
不要盲目地减少睡眠时间。
睡的少,就容易出现健康问题,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和亲属的交流时间。
家庭是最重要的,血缘关系几乎是我们唯一无法解除的关系。
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
我们都需要帮助和偶尔的安慰。
你要学会不停地帮助身边人
帮助优秀的人,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回报。
提前准备
你总是能看到很多人在台上演讲,他们能应对观众的各种问题,那其实是因为他们在台下做了足够的准备,作者有严重的“课前恐惧症”每次讲课前,手心发痒,头皮发麻,眼皮抽搐...
但作者习惯了恐惧,就是因为课前做个充分的提前准备。
面对已知的事情我们都要提前准备,比如演讲前,要把稿子背非常熟练,多思考会被问什么问题,面对未知的事情,因为我们不知道事情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意外事件,我们能做的只有提前准备好,这样长时间,我们的能力也会有巨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