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有剧透。
前几天去哈尔滨大剧院看了话剧版的静静的顿河。
这剧很有气势:一上来就一排小伙气势汹汹地喊了一首短诗,眼神锋利,好像要沿着观众的视线钻进观众的脑子,钉上一个”爷们我是顿河兵痞“的印子。故事开始,一排白色单裙的女演员跪坐在台前,开始往身上泼水——我才注意到舞台前方有个真实的水池——她们背后舞台投影的光是河水的波光粼粼,我想,假如条件允许,剧团说不定会在长满高草的河岸边演出。“顿河是她们的母亲河”,这个念头就这么拍进了我的脑袋。
啊,也有很温柔的时刻。待嫁的女孩捂着嘴大笑,头戴花环的小姐妹曼步围绕她跳舞。溺水在顿河里的女人穿着白裙重新出现,背后是金色的柔光,身旁是同样已经死去的、穿着白睡衣裤的丈夫,他和她跳了一支舞。
和非常残酷的时刻。被出轨的妻子反倒成了被嘲讽的对象,躲回娘家,亲哥哥威胁要强奸她:我晚上还会来的!她走过广场,人们躲在斑斓的披肩后窥探着她的愁容,痛快享用着她的不幸,露出一张张狡猾的扭曲的脸,她捅破了自己的喉咙;女主角阿克西尼娅少女时被自己亲生父亲强奸,母亲和哥哥为此杀死父亲时她躲在牛车下瑟瑟发抖,远嫁到顿河边,没想到“少女躲在墙后一眼看上了”的英俊男人在新婚当夜“有计划地毒打了她一顿”,第二天夜里又一顿。
其实我是看了小半本书(10%, if anybody is wondering)来看剧,所以最开始的几幕和我读书时的想象有所出入。首先最诚实的印象就是舞台明显比书里干净得多,书里的描述那就是个风沙大的穷得不行的农村,两家富户商谈订婚条件,坐的桌子都是脏得起壳。另一个是读书时的文化差异不那么明显,或者该说,异域风情只是一个模糊的词语——而坐在台下,舞台上演员边唱边跳,长裙和马筒靴相互穿梭,哥萨克们的歌声和舞蹈离我真的不远。
这是一个并不精致但非常雄壮——波澜起伏(for the Don river)——的故事。有的别的故事写女主角半夜思念情人并唱了一二三首歌,静静的顿河在此期间不知多少人的妹夫的朋友搞上了邻居的远方亲戚的女儿还抽空枪毙了妹夫(不剧里没有这个情节,只是一个例子),总之事件密度非常大。但导演编剧也抽空展示一个濒死的女人的幻觉,剧中枪毙人的时候得一个一个,象征死亡的门好整以暇地关了又开,关了又开。我的理解是这些独特的体验(濒死,枪毙人和被枪毙之类)比谁搞上谁要重要很多,是顿河哥萨克历史中,或者广泛的人类历史中,只有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才会出现的、闪着异光的“点”。全书和全剧就在众多——多到让人有点钝——的事件中,穿插展示了独特的这些“点”。
说完了故事那来说说人物。
我很喜欢阿克西尼娅,虽然中国女性文化上从来天然排斥小三(或者其实全世界女性都这样),但她比一般的小三要不幸非常多,也有“硬”非常多。
她爱上男主角那时候,他还是个屁事不懂的孩子,对他来说,无忧无虑地玩下去比阿克西尼娅可能会被丈夫打死更重要:“(如果他要打死你)那是你该担心的事”;被丈夫发现并毒打之后,男主角和别人结婚了,说要和她结束;她扛过来了。后来男主角带她私奔到一个庄园,他丢下她去服兵役,庄园主看上了她,等他回来时他没能原谅她,她也被庄园主扫地出门只好回到前夫家里;她扛过来了。哎,后来他俩又搞到一起,虽然我觉得她怎么能就这么原谅他,但是,为什么不呢?再后来他去打仗,谣言都说他死了,她帮忙照顾男主角的两个孩子,孩子们都喜欢她——她咬着牙挺过来了。最后,男主角带着她逃亡,她终于可以只担心自己的命,别的什么都不再担心,和情人浪迹天涯说来还有点幸福。这时候,一颗子弹杀死了她。
我喜欢她,是因为她牢牢抓着自己想要的东西,被反复毒打(各种意义上)也不松手,直到最后。如果身后有天堂,我想她应该在那里得到了她要的。
我好奇的一个男性角色——不是男主角,我连他名字都懒得打——是米哈伊尔。
演后谈我想问演员:你觉得那么多健壮、聪明的哥萨克小伙子最后活下来了两个半,其中的米哈伊尔是运气好还是他身上有什么因素让他更容易生存?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结婚时,主婚的教父说:你杀了我全家,我今天却不得不为你主婚,可见人不应该往井里吐痰,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得上井。米哈伊尔说:我当时就该连你一起干掉。最后他举报男主角,也不全是因为立场,而大半是因为多年前的羞辱。
总之,看完剧我感觉他是个怀恨在心的弱者,生存和报复(不,不是复仇,是报复)是他无法停止的日常活动。为什么是他活了下来?人类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英雄气概的项羽和猥琐卑鄙的刘邦,最后是刘邦赢得了胜利。有学者说巨鹿之战奠定了中国后来千年的格局,这个说法仿佛在暗示项羽的失败并不是必然的。但,真的吗?
最后,《静静的顿河》俄文名是Тихий Дон,英文是And Quiet Flows the Don,我跟基友讨论,为什么要有And,去掉行不行?现在我恬不知耻地自答:我觉得and暗示了静静的(quiet的)顿河(Don)旁边,有许多喧嚣的(不quiet的)事情,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能与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做对比的,也只能是一条沉静的大河。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