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指数:9分
感恩
感恩
感恩
【金句】
事儿占便宜拿不住人,有短处也拿不住人,话拿人呀。(老杨评价老马)
长痛不如短痛。有短处在人手里,一辈子别想翻身。(老曾给老裴的建议,要长痛不如短痛的结束婚姻)
事情从根上起就坏了。(老汪的父亲说让老汪去上学的目的不纯正)
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在胡言乱语,何劝之有?(老汪说自己媳妇银瓶)
好把的是病,猜不透的是人心。(老胡的爹在看病开方时犹豫被人问为什么)
患难之交可以做朋友,咋能做师徒呢?(老曾对杨百顺说,老裴不收他为徒原因)
你说的没错,讲的理也没错,错就错在,你生错了地方和看着,生在中国,能和圣人生个前后脚,也不辜负你的才干。(新乡专员老耿因省长老费觉得延津县长小韩话多,让他撤职时讲的话)
世上最难吃的是屎,世上最难寻的是人。(寡妇吴香香想到再嫁人的心里活动)
【上部,出延津记】
人物:
1,杨百顺。只是个名字出场,直到第2回合才讲他
2,老杨。卖豆腐。别人叫他:卖豆腐的老杨。住在杨家庄。入夏还卖凉粉。大儿子杨百业,二儿子杨百顺。三儿子杨百利。后来中风了但身瘫脑不瘫。
3,老马。住在马家庄,赶大车。
4,老李。镇上铁匠。铺名叫:带旺铁匠铺。铁匠十有八九性子急,但老李却是个慢性子。方圆几十里,再不出铁匠。不是比不过老李手艺,是耽误不起工夫。40岁那年爹死了,45岁那年娘瞎了眼。
5,老李的娘。急性子,与儿子老李正相反。在老李八岁那年,因偷吃一块枣糕,给老李脑袋砸出一个血窟窿。与儿子因性子不一样,对每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样。
6,老孔,孔家庄卖驴肉火烧,在镇上集市出摊摆在老杨左边。
7,老窦,窦家庄卖胡辣汤,也稍带卖烟丝。在镇上集市出摊摆在老杨右边。
8,老段,集上卖葱。老杨中风了他来看过。
9,老裴,裴家庄剃头的,他三十几的时候,杨百顺才十六岁,觉得老裴是世上最好的朋友。其老婆是老蔡。
延津县有22个庄:杨家庄、马家庄、孔家庄、窦家庄、裴家庄、冯家庄、孟家庄、苏家庄(大庄)、曾家庄、周家庄、罗家庄、王家庄、牛家庄、巩家庄、阮家庄、乐家庄、陈家庄、贾家庄、尹家庄、李家庄、葛家庄、秦家庄
杨百顺十一岁那年:
故事1,老杨与老马是好朋友,但老马打心底看不起老杨,老马说起笑话离不开老杨,背后说起朋友时却从未提过老杨。老杨对人说起朋友,第一个说起老马。外人不知道底细,以为他们是好朋友。
故事2,老李为母亲过寿,在座位安排上知道了老杨和老马并不是真正的好朋友,老马不喜欢老杨喝点酒就向自己掏心窝子,因为老杨掏完痛快了,老马就窝心了。
故事3,老杨觉得在老李娘的寿宴上吃的不尽兴是因为没有挨着老马坐。因杨百顺被老爹安排去老李家帮忙听到了关于座位的安排,就说了座位安排的原由,但老杨认为儿子说的不实,还打了儿子。
问交心的朋友:
第一回,老段来看瘫痪的老杨时说,为了听老杨的鼓,没少买老杨的凉粉。
第二回,老曾(曾家庄杀猪的)问老裴,他俩是不是过心的朋友?
杨百顺十六岁之前:讲了老裴的故事,且老裴在杨百顺发烧有家不可归时,请他吃饭。却无意救了素不相识人的命。
杨百顺十岁到十五岁:讲他老师老汪的事儿,有三儿一女,儿子们乖顺女儿淘最后被缸里的水淹死了,之前在老范家教书,因为想女儿离开了教了6年书的老范家,最后在宝鸡落脚以吹糖人为生。
杨百顺十六岁:延津来了现任县长小韩,之前县长是老胡。讲了老胡的故事,上任之时其父亲认为他不懂人情事故当不了多久就得回家,没成想一干就是35年直到退休,这其恰恰是不懂人情事故,不给上边送礼,在判案时不会说河南话,说家乡湖南话,原告被告听不懂,慢慢官司也少了,显得延津一片和谐。
老胡不爱说,小韩喜欢说,所以在县城征用了教堂办学,老杨利用抓阄方式让老三去上学了,老二杨百顺开始跟着老杨学做豆腐。后来杨百顺知道了这其中原由,生气离家几经周折跟了老曾学徒弟杀猪。
杨百顺弟弟杨百利因县长小韩被撤,新学也没了,但交到了朋友牛国兴,牛家有厂在这里看门,因与牛国兴后来心中起了隔阂,恰认识了省里铁路机务段老万,又聊得来,于是和老万去了省里在火车上谋了烧煤的活儿。
杨百顺在老曾家学徒,一开始是管吃不管住,不管住是因为两个儿子不乐意,后来因为娶了师娘不再提这话头,在与主雇蛐蛐师娘被得知后,断了这杀猪的学徒路。
杨百顺哥哥杨百业十九岁娶了大户人家秦曼卿为妻,在杨百顺和杨百利都回来参加哥哥婚礼时,联想到老马给爹出的主意让弟弟成了司炉有一种衣锦还乡之感,哥哥娶了富户之女,而自己一事无成,还被老马吐痰,心生仇恨,因此想了结老马,却在去的路上因看到来喜比自己还悲惨的遭遇,顿生怜悯,醒了酒却不再提老马,而来喜无意救了老马又何不尝像当年杨百顺救了剃头老裴,这也许也是人生的轮回。
杨百顺十九岁认识延津天主教神父老詹。从老曾那学杀猪结束,又到了老蒋染坊,当初第一次离家是丢羊,这次却因无意放了一只猴子,不敢再入染坊家。路上遇到老詹,因不知去哪信了主。
在和老詹在一起的日子,老詹白天让杨摩西(老詹给杨百顺起的名字)在竹叶社劈竹子晚上听他讲经,可白天体力活干得累,晚上听经就容易犯困,其也不喜欢听经,两年的时间竹子也没劈好,经也没学会,被老詹赶了出去,在县城打零工,却因临时被老冯顶阎罗被县长老史看上进了县政府,人生起起落落,这是不是杨百顺的春天呢?
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再到吴摩西,这成了这个人的一些关键转折点,你所看到的事实是否是真的事实,全在一个人的观点里。摩西“嫁”给了吴香香,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
吴摩西成家后继续在县政府种菜,因省长老费一句话得罪了总理呼延,呼延用了老史如出一撤的方式“暗访”把老费以贪污受赌罪入了狱,老费进去了,老史这县长也当不成了。专员老耿遴选了一位当过兵的老窦当了县长,又因老窦喜打枪菜园改打靶场,吴摩西就这样没了工作之地离开了县政府,回家开始揉馒头。
吴摩西与吴香香的日子没有爱情,只是两个人的相互取利而已。反倒是吴香香的女儿不知道为何与吴摩西是投缘的。
吴摩西原来是个幌子,是隔壁老高和媳妇吴香香有染,不是从吴摩西开始,而是从姜虎就开始了,这故事真的是山路十八弯。
在老姜家,老吴家的撺掇下,外出找老高和吴香香,本无意找只是借口寻,没成想阴差阳错中丢了巧玲,在自己所有脑海中想到的城市居然真都找了个遍,不为找老高和吴香香,而是巧玲,却在郑州火车站无意看到了老高和吴香香,这个河南因伤心,有了离开的想法,买了火车票往宝鸡出发了。
【来自柯言慧语的感受】
启示:
1,在人物出场时,虽然有很多人物但并不乱,且层次感分明的逐一呈现在每个人眼前。
2,每章节以杨家老二杨百顺年龄为锚开始一章节故事推展开来
3,作为本书主人公杨百顺——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故事看得人心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