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司为我们开了一堂《青年员工成长规划》的课程,课程中谈到人才特质五个方面的内容时让我感悟颇深。同时也非常感谢公司在这种环境下为我们员工提供的培训资源。今天我针对其中谈到知识管理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不论我们是在校读书还是在企业工作,我们都必须持续学习,更新我们的知识,并且让别人知道。因此要学会做好知识管理,进一步建立你的个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田志刚在《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中阐述到知识的管理分为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五大部分。今天我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前三个部分。
一、学习知识
1、为什么需要刻意持续学习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我所认识的、在漫长的生活岁月中能够保持效能的所有人,几乎都和我一样在不断地学习。无论是企业主管还是学者,无论是军队的高级将领还是一流的医生,无论是教师还是艺术家,无一不是如此。”
持续学习的能力首先能使我们积累自己所在领域海量的知识;其次坚持持续学习,我们知识掌握的深度要远远超过普通人;最后,我们还会拥有像猎豹那样获取知识的速度。
当我认知自己需要持续学习时,那么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方法呢?
1、阅读经典书籍
随着互联网的手机等电子媒体的涌现,人们阅读电子书比例逐渐提高。那么在哪里找书对我本人而言,我喜欢用“微信读书”和“藏书馆”这两个软件,我需要的书籍绝大部分可以在这里面找到。当然如果书中内容对自己影响较大或者理解难度大时我会买下来细读。
在书籍选择方面,我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再结合下面三个途径进行:
1、书单类公众号能给我们提供比较经典书籍,像“书单来了”之类。
2、书本推荐,一般当我们阅读完一本书后,书中也会推荐阅读一些扩展的书籍。
3、何君商学院也给我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书单,这个书单把各类知识精心细分为多个领域。和君书单
2、隐形知识学习——人际学习
人际学习我们首先得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基础,但建立人际的基础是我们本身有料,能相互促进的人际更为稳固;其次你有料又要让人知道,就是你需要去共享、传播你知道的东西,这方面也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从个人知识学习的角度讲,我们不仅要从跟自己相同或类似的人身上学习,更要从与自己性格、背景、学识、工作无关甚至迥异的人身上学习,正因为不同,对方身上才有我们自己、我们的圈子所缺少的东西,而也许正是这种东西的欠缺制约了我们的进步和成功。
3、在工作中学习
在工作中,做完事情后的总结、提炼、提升是最大和最好的学习机会,而且从工作中学习得到的经验要比读书的效率高很多。
刚去变电站上班时,我每天会遇到各种新鲜内容比如受令,写票,操作,巡视。虽然刚开始我会拿着小本本记录每天从师傅们和工作中学到的知识,但是后来会发现这些知识比较零散,如果只注重记录不回去深入加工就无法全面,多角度系统掌握这些知识。
所以,工作后就得及时总结,最好每次工作完就总结,这样不易遗忘。许多时候即使你想总结也不知道总结什么,这就需要你不断地思考,在做不同事情的过程中寻找相似性,找到需要学习的“点”,制定出自己事后学习的模板,这样有意识地按照模板去总结和提炼,进而提高。
二、保存知识
1、为什么要保存知识
在我入职的前一段时间内,我用了很多笔记本记录我在工作中的知识和心得。但是由于我在记录时候将笔记进行分类,这种做法看似合理实则很麻烦,光笔记本我就使用了七八个,最后让我没办法利用这些知识。后来在阅读完《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还有这种方法帮我处理知识信息。
2、如何保存知识
首先保存的标的要符合目前和将来发展方向。如果对我没有价值,那再好的知识我也不要;我保存的知识都要经过自己处理,为这些知识建立索引才能保证需要的时候能够找到,这个建立索引的过程大部分是通过大脑、通过关键词、通过保存知识的名称来确定,我要阅读、思考,起码知道我要保存的内容是什么、知道哪里可能用到。
因为我们的大脑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能保存得很好,所以我们要利用外力来保存一部分。比如说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等等。
目前,我使用的是为知笔记这款软件,手机版和电脑版都有。在这个软件中,我根据现有知识积累情况,将知识分为阅读写作、工作、知识管理、微习惯记录等多个类别。每当我在生活学习中有灵感或者有较好的素材时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内记录在这软件上。当信息经过整理后,我才真正的随心所用了。
三、共享知识
1、为什么要共享知识
互联网上有这样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不在于你认识什么人,而在于什么人认识你;不在于什么人影响了你,而在于你影响了什么人。”
因此我们所具备的知识需要以主动分享的方式“让别人知道我知道”。
也许你会反驳道:我的知识是我的竞争力,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来的,为什么要共享给别人”
首先,真正的竞争力不仅仅来自于他当前的知识存量,更多的来自于他在现有知识结构基础上不断学习、创造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其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少有人会有时间和精力通过研究你、分析你,然后才发掘出你是一个人才——你必须主动地将你具有优势的、擅长的东西展示出来让别人知道!这样才能更快结交到高质量的朋友。
最后,分享是检验你对知识掌握度最好的工具。它会促进你更深入地探究问题的本源,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果养成了有意识地显性化你的知识的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对问题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从而摆脱了许多一知半解的状态,提高了个人的知识竞争力!“如果一件事情不能用通俗、简单的语言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就证明你并没有全面地掌握“。
2、如何共享知识
企业IT信息平台
当前大部分单位内部都建设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
例如在这次疫情中,国网公司积极推行i国网,惟楚有才类APP,建立应知应会培训体系课程。这不仅体现了国网公司对知识队伍的建设好氛围的培养,更为我们进行知识分享提供了良好平台。相信日后这种分享将会成为一种常态。除此之外,如果你觉得自己对工作中的某方面很有体会了,你也可以在同事、同学开会或聚会的时候主动讲出来,这都是知识共享的渠道。
构建自己知识分享平台
构建知识分享的平台并不复杂,比如发朋友圈、抖音、公众号发文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分享自己所感所得。
目前知识分享的平台还有很多,我简要列举以下五种:
1、新浪微博:新浪旗下自媒体平台,具有受众广和传播迅速的特点。
2、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媒体平台,是优质原创文章最易爆发之地。
3、今日头条系列:今日头条系列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首选资讯平台,受众非常精准。
4、知乎:知乎是一个大神云集的网络问答社区,是文章内容质量很高的知识社区。
5、简书:简书是文字类的知识分享平台。
当然知识分享平台远不止这么多,大家可以在充分各个平台后,选择几个作为自己知识分享的平台。
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是应用和创新,这部分内容我们以后再来探讨。大家若对知识管理想要有更深的了解,可以读读下面这几本书。
推荐书籍: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田志刚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进阶指南》-成甲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李参
《有道云笔记:记录,成为更好的自己》-萧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