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与创业者搭界
我是一个有近20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同时,我还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人。
去深圳办事,与亲戚聚会吃饭,天南海北地聊天,席上总免不了谈谈孩子的教育的事。可能是谈话中我的观点与席中的几个年轻人比较投契,一对新婚夫妻就跑过来向我咨询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团队管理问题。嗬,这是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中拿手的内容,我只是问了他们十几个问题,夫妻俩茅塞顿开,直呼有很大收获。他们的反应让我又重新体验了在职场时帮助管理者和员工解决他们问题时的被需要感和价值感,即存在感。
饭后,新婚的丈夫小方盛邀我参加他们第二天的创业沙龙,我爽快地答应。其实我有私心:能与年轻人在一起,那是美好的事呀。
02 见识创业人员
小方是这个100多人的创业沙龙的发起人及运作人。沙龙的运作模式:每周二晚7点在某一会议室召开,参与人员主要是创业者和投资人。流程固定:谈自己的经历、互相勾搭。事先会敲定几个重要的本次沙龙的与会者,估计我就是这次被重点介绍资深HR与会者。
我的自我介绍果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当时就提了不少提问。我略略地介绍了一些。
十几个人的介绍,有几个人给我留下了印象:一个湖北高考状元,经历有八、九种,且每个实践都非常成功,且说到都是某某人物(均是行业的大腕)、一个是做新型安全套、一个是香氛产品(想融资1500万)、一个做互联网流量的、一个做纳米技术产品的。还有几个投资人,他们在找有价值的产品。
介绍的过程中,有的是拿出自己的产品,有的是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家会有质疑、讨论,还有建议,我觉得挺有意思,还能从中学一点东西,挺好。
03 现场咨询
到了互相勾搭环节,我看到三三两两凑成一堆,有三四堆。我一人静静地坐着观察,时不时与两边的人说上一两句。一会儿,做纳米技术应用的创业者,走过来与我聊,他是将纳米技术用在衣物的洁净上,他们团队的发明是将他们的产品提前一天喷到衣物上,衣物就不易被污,且洗时省水,特点是无污染,且节水。他看好这个技术和中国市场,现是在用外国市场来养活国内市场,但已过去两年了,市场仍未起来。他从他的团队说起,好不容易将人培养起来了,却走人了。他对员工也不错,还常给他们加工资,但为什么却留不住人呢?听完他的故事,我脑中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市场的成功是解决他留人的关键,因为没有人愿意在看不成成功的领域耽误年华。他的产品理念很好,无污染、节约水,这实际与大环境需求是吻合的。市场的成功技术很关键,可是产品的客户更关键,他现仅关注了终端客户和洗衣行,产品本身形象也需考虑,产品的类别等等,另外,作为创业人自身的条件更重要,他需先从他自身分析,年龄、精力/体力、财力是否足够能再坚持几年。还有他的需求和团队成员的需求是否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经过我的提问和启发,让他感觉到:
1、可否从政府角度去找一些支持甚至拓宽市场
2、产品的类别否可不仅局限在衣服上,也可考虑向鞋子或者其它穿戴品等领域拓展,甚至可能因为此类产品又开发出新的技术,
3、团队成员的招聘管理等,除了仅纳入价值、性格与他同类的人外,可否考虑招一些不同性格的人等等。
看到他频频点头,不断地若有所思的样子,我觉得我还是有点帮到了他。
在与纳米创业者沟通的过程中,一个小姑娘聚精会神地坐在我的旁边听我们沟通,逮到一个机会,马上将她的困惑抛出,让我帮她看看她该怎么做。她是一个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她是一个设计师,她个人想创业,我让她讲几个故事又问了她几个问题,就明白了她擅长和喜欢做什么,如若想创业,她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等等。大约20多分钟,就看到她脸上焦虑纠结的表情就不见。她说,真神,真如你自我介绍的,通过半个小时的沟通,大致就能了解一个人的特点和问题。
04思考与收获
我虽已然不在职场,但我总觉得我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心理咨询的能力和经验还应拿出来用于社会,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为社会再做一点应有的贡献。
而帮助这些创业的人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因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将来也是回馈到社会上的。嗯,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沙龙结束后,小方就对我说,他们准备众筹我的课。
这天沙龙我的收获是:
1、得到可以发挥我好为人师的机会
2、找到了我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这个过程和结果让我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