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综效的运用
接到3.0班委的通知,本周作业是结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谈谈让自己最有收获的一点。思前想后,还是说说自己在200期的践行,个人觉得在【统合综效】这一点有深刻的体会。
什么是【统合综效】?它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基本原则: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
主要观念:尊重别人的差异,开辟第三种变通方案;合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也会产生好结果。
关键流程:通过双赢思维和同理心思维,创造统合综效的结果;应用该方法是发现和找到第三种解决方案。
A)检视第一次锦囊会
在筹备第一次锦囊会(大班会)是仓促的,带班教练周三找到班长和我,要求周六举办。我立即表示反对,因为班级刚刚开始组建不久,班规没有,打卡很不规范。结果教练说不行,因为90天地图已确定,不能更改。我说不更改也行,可不可以推后。她说也不行,我和班长只有硬着头皮上,教练发来了一个参考格式,班长小改动了一下就发来了,结果教练反馈不能照搬照抄。每次排练都暴露出很多小缺点,通过教练抠细节,发现细节管理的重要性。第一次锦囊会(大班会)在忐忑不安中开场,在会后会的环节,教练给出了效果出人意料的肯定评价。我们觉得之前所受的批评都是值得的。我开始冷静思考,因地制宜出台了死党制度、轮值制度等10多项管理制度,有效地规范班级运行。
在第一次大班会后,我提出统筹会议的9个步骤,教练给予了充分肯定:有统筹思维就很好,加上一点就会更好,以后叫‘熊十步’。
B)亲自操刀第二次锦囊会
于是我仰仗这个独家秘方,开始了紧张的第二次锦囊会筹备工作。每次教练询问,我都会清楚地告诉现在的进度,他们对我更加放心。到了提交宣传海报的日子了,班长给他发来一个信息,问宣传海报做好没?我说还没。他说宣传海报要有备胎,第一次就因为宣传海报不及时,急得火烧眉毛,被教练严肃批评教育。后来,赶紧找他人做了一个。当天上午,我马上联络宣传部长,她表示上午做好。其实在上午找完她后,我自己用PPT设计一个海报作为备胎放着。下午15时再找她还没有做好,我就很生气了说:部长,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不会做,请立刻告诉我,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我问起才说不会做,连挽救的时间也没有呀,只有被骂的份。这样吧,我自己设计一个海报,你将这个海报发到班级群吧。催促了三次,原原本本地发出去了,任何引导语也没有,我无语了。
事后,我也作了检视和反思,宣传部长做事带组还是蛮不错的。她可能对宣传部的职能及自己的职责不清楚,作为副班长不能一味指责,如果她很厉害,早就做出来,也不会拖着。还是协助她找个懂设计有美工基础的同学配合她会好的。于是,我继续修订完善我的10步法,全面加入各位角色大臣的职责,第一次用幕布做起了思维导图。结果得到了教练们的一致称赞。
于是我决定与她对接,了解真实原因,看如何帮助她。她告诉我,她之前没有学《PPT营销力》课程,自己不会。准备这一周去学,学了后自己来练习。有上进心,知道改进。我觉得我要求太急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也产生了学PPT设计的念头
C)协助筹办第四次锦囊会
到了第四次锦囊会,因统筹大臣贺磊要承办线下活动,我主动协助他筹备,要让班会照常进行。还是宣传海报,我很无语。我问宣传部长:海报做出来没?她回答说:没有,上午没有带手提电脑,下午回去拿。上午我感觉到不妙,于是自己又开始用PPT设计海报,中间三个斜长条,里面写了三个分享主题,如何摆放标题和会议地点、承办单位却成了问题,最后我想到太极八卦图,于是非常简洁的海报出炉了,又把它作为备胎。
到了下午,我打电话追踪,她给一个别班的宣传海报,一个字都没有改过。我问她可不可以加上三个分享主题,她发一张图片说:班长找别人做了,你不知道吗?我说:不知道,我问下。多个海报风格,展现不同的设计理念,可以取得不同的宣传效果。结果她没有回应。没办法,我再次将我的备胎海报发出来,很多同学给出了:简洁,问我是不是学过PPT海报设计?
还有一个问题让我头疼,主持人很久没有找到。我于是发出主持人招募令,有两个人发来咨询信息,其中一个主持人说周五上午要写主持稿,结果她到了下午三点也没有消息。我想起她上午所说:下午到晚上20点30分左右才有空与我通电话。
天哪,我于是又承担起主持人的角色,开始撰写主持稿。写好了,我发给她看,请她多朗读几次。5月26日早上,我带着新的主持人开场。事后,会务组长成员向我表达感恩感谢,此刻我感觉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通过以上事例,得出以下结论:
一、 任何事情先要有个负责人来统筹,拟定事务计划流程。按流程就不会慌张,永远都知道下一步,做起来得心应手。
二、 了解各角色大臣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培训或者派人帮扶。
三、 角色大臣、海报、主持稿、道具、录音等都要有备胎(第三种方案),以应对紧急情况,宁可备而不用,否则会手忙手脚。
四、多站在双赢和同理心的角度,不要责怪别人,是自己教的方法不对,持续改进培训方法。一回生二回熟三回精。
五、 善于发现问题是能力,擅于解决问题是本事。接纳问题都是来助我们成长的。有问题才没问题,没有问题才是大问题。
六、 会务组成员大家相互协助,相互补位,弥补了很多小缺失,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的力量。
七、 参与多深,领悟多深。光说不练假把式,通过参与审稿,我明白三段式写法的妙处,因为分享时间有限,文稿必须层次清晰,让人听得明白是核心,文字沟通要让别人看得懂,而不是自己搞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