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废话吗?
李白那么牛逼,谁不愿意成为他? 唐诗四大天王之首啊,江湖人称“诗仙”啊,放到现在这称号就是“歌神”。想象下,万人景仰,一呼百应,多威风。随随便便写首《静夜思》,都能千古流传,妇孺能诵,所有小学入学必修课啊。
再看下百度百科的介绍:李白(701年-762年,看来李白是个70后啊?!)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这个介绍相信很多数人也都知道,牛逼的不行了。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文章都是自己的好。但是几个文坛大V对李白的评价可都是点赞居多,甚至到追捧的地步。
我们简单的看几个人评价,同是唐诗四大天王的杜甫评价李白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还有贺知章,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对李白可是有知遇之恩,他给出的评价是:“谪仙”(《本事诗》)。当然还有李白的超级粉丝,粉丝团团长魏颢对李白的评价是:“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真是崇拜之情犹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可见李白在时人和后人心目的地位之高,如果时光倒流,穿越回去重新投胎,相信谁都愿意成为李白。恰如李荣浩在歌曲里的表达。
其实李白的身世一直是一个谜,学界有很多的考证也有很多争论。虽然李白一直自称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且认定自己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二十五代孙。还时不时吹牛说自己是唐玄宗的亲戚。但是据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和他的好基友范传正的文章里都指出,李白的先人是在隋代末年“被窜于碎叶”,通俗的说,也就因为犯罪被流放过去的。
而且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从史料记载上发现,李白从来没去参加过科举考试,这又是为什么呢?在唐朝,考进士是最快的成功之道,考上进士后,一个是慈恩塔上题名,一个就是游街,张灯结彩,满街炫耀。不仅从此平步青云,而且能获得很多厂家赞助,身价倍增。甚至,在唐代一个人能考取进士,如果又能做翰林的话,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做宰相。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当国家总理,如此通天坦途,李白却弃之不顾,究竟是为什呢? 答案其实是,他不能。
因为唐朝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科举考试的。首先就是罪人的子女,李白祖上是被流放的,自然被列入黑名单。有此几条,足以证明李白祖上并非李唐王室,也不是什么达官显贵,而是流族后裔,从一开始李白祖上就是被流放边疆的罪人。真是不得不感叹,英雄莫问出去,才华不分贵贱。
但这样的李白,因罪不能参加高考了,万里西域,穷乡僻壤,还不能通过参加高考改变人生命运,说不定将来就只能混黑社会,上流水线。别看李白后来名满天下,但这是他四十岁以后的事了。这样悲伤逆流成河的李白,如果能重来,你确定要成为他?
然而故事总是充满戏剧性,另一个唐诗四大天王之一的白居易,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组文章,叫《百道判》了解到,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的时候有一个习惯,考进士要考判案的能力。白居易他自己做模拟题,就编了100个案例,然后事先把答案做好。其中有一道“判”,讨论的是:商人的儿子能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白居易说可以,他希望政策能够开明一点。白居易专门做这样一道模拟题,说明按照唐朝的惯例,商人的儿子也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
郭沫若出了一本书——《李白和杜甫》,里面曾讲到:李白代表了新兴的商人阶级。郭沫若除了说李白的先人是商人外,还说李白也是商人。他说李白做官的时间很短,可是他从来不缺钱,这钱是从哪儿来的?就是做生意挣来的。正如白居易所写,李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是商人的儿子,李白的父亲李客是一个商人。
李白的和他爸爸被流放到西域边塞之地,当地以游牧为生,李白和家人未必擅长,学不会没法谋生怎么破?但是,“碎叶”,也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当时正处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商业非常发达。但李白他们是从中土过去的,对两地物产流通,都比较清楚,做生意便是最好的选择了。李白的先人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生存方式,最合适不过的就是做商人。也因此,李白的另一个身份其实是:商人之子。
直接结论说李白是商人,略显牵强,但李白出自商人之家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可以看下李白一首非常著名《将进酒》里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都毫不惋惜,足见其土豪气质。还有杜甫写李白:“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天天喝酒撮饭局,却从不差钱,而且皇帝呼他都不理,更是壕气冲天,无与伦比。这种独立、自由的态度,既不是小农阶级,也不是官僚作风。只有一个理由:李白是商人后代,家里不差钱。而且是个狂放不羁的富二代。
那么问题又来了,70后的李白,既是无缘高考前途堪忧的流族后裔,也是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的富二代。要是能重来,你还愿不愿意做李白?或者,你只是想成为他命运的某一部分?
是那个你只能写写诗逗逗女孩,却只能看着别的小朋友,一个个都去参加高考踏上光明坦途的李白?或者是那个腰缠万贯,四处花钱,却只能写写网文,刷刷微博的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