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本书 #本质 #问题本质
当前豆瓣评分:7.4
所谓本质:
1.事物的根本属性: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她的根本原因。
2.问题根源: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3.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隐藏在各种现象背后不变的规律。
思考事物本质的三种表现形式:
1.给出清晰的定义。定义是明确事物内涵的逻辑方法,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当可以以相对准确的定义时,就掌握了这个事物的根本属性。
2.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一句直接了当的大白话,可以让任何人都能轻易听懂。
3.打出精妙的比方。在不熟悉的事物的根本属性与熟悉的事物的根本属性之间架起的沟通桥梁。
底层逻辑特点:
1.抽象。越抽象越在底层。
2.简洁。大道至简,事物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往往都是极其简洁的。
3.动力来源。底层逻辑是各种现象出现的动力来源。
4.通用性。针对的不是某个特定的问题,而是某一类问题或现象。
如何看透本质:溯因推理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1.大胆做出假设的方法:用求同存异法和先归纳后抽象法思考事物的根本属性;穆勒五法,5why提问法,结构分析法,系统性分析法思考问题根源。
2.小心求证的方法:向自己提问,通过试验验证,举出反例。
3.本质思考必要条件:要有好奇心,勇于提问。要有足够的知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有思考的持续性(对同一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思考;集中注意力,让自己思绪沿一定方向进行)。
思考模型:
1.迁移思考:先找到经过抽象与当前问题“表面不同,本质相似”的问题,通过借用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当前问题的思维方式。如“不均衡发展策略”模型、“竞争战略”模型、“甜蜜区”模型。
2.逆向思考:反着想。如成功-失败模型(提前思考失败的可能和原因的方法)、变化-不变模型(能量守恒)、加法-减法模型、幸福-痛苦模型(忆苦思甜)、组合-反向模型。
3.升级思考:跳出眼前问题的限制与常规解法,通过层级,时间,视角,边界,位置结构的变化,重新思考问题及其解决之道。有时间轴思考法、视角思考法、第三选择思考法、无边界思考法、塑造者思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