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三毛,是我十六岁那年。
第一次触碰她的文字,就喜欢上了书中那个忧郁自闭的、“还是二毛时候”的三毛。
我读她的第一本书,不是《撒哈拉的故事》,而是《雨季不再来》。也庆幸,恰逢我的“雨季”,遇到了她的这本书。
都说人会欣赏和自己相似的人。那时的我仿佛从书中看到了我自己——不愿循规蹈矩、不能忍受虚假,以及,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悲观。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雨季,都会把自己的心打湿。
雨季也会慢慢过去,不再回来。往事禁不起时常回味,一如尘封的窖酿,只能偶尔打开,才能闻到酒的醇香。
书中片段及部分序言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我懂得你,我们是不同于这些人的,虽然我们同样玩着,开心着,但在我们生命的本质里,我们都是感到寂寞的,那是不能否认的事,随便你怎么找快乐,你永远孤独。
人生岁月匆匆,在平淡中能寻取几丝快乐,半段回忆,也是可调遣你半生的了。
雨下了那么多日,它没有弄湿过我。是我心底在雨季,我自己弄湿了自己。
我只能说,生活把我教育出来了,哲学是基础,人生,根本不能问。
学校并没有给我什么样的教育,而且,我一直希望离家出走,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去西班牙是一个浪漫的选择,而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出国前,我的个性很不开放,始终所想的就是一个人生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那时候常想死,想自杀,但是到了西班牙,看见别人的生活方式,才知道这样也是健康的,并不肤浅。
我的文章,也就是我的生活,我最坚持的一点是我不能放弃赤子之心,至于文章的好坏,毫不在意。
你到了某个年纪,就有一定的境界,只需自己不要流于自卑、自怜,慢慢会有那一个心境的,因为我也没有努力过,而是生命的成长。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
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脱不出时光的力量。
不过是这个季节在烦恼着我们,明白就会好了,我们岂是真的就此分开了,这不过是雨在冲乱我们的心绪罢了。将心绪烦乱归咎于整个季节。
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她是一个逆子,她追求每一个年轻人自己也说不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的那份情怀,因此,她从小不在孝顺的原则下做父母请求她去做的事情。
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在对生命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往往因为过份执着,拚命探求,而得不着答案,于是一份不能轻视的哀伤,可能会占去他日后许许多多的年代,甚而永远不能超脱。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平凡的长大,做过一般年轻人都做的傻事。而今,我在生活上仍然没有稳定下来,但我在人生观和心境上已经再上了一层楼,我成长了,这不表示我已老化,更不代表我已不再努力我的前程。
但是,我的心境,已如渺渺清空,浩浩大海,平静,安详,淡泊。对人处事我并不天真,但我依旧看不起油滑,我不偏激,我甚而对每一个人心存感激,因为生活是人群共同建立的,没有他人,也不可能有我。
《雨季不再来》是我一个生命的阶段,是我无可否认亦躲藏不了的过去。它好,它不好,都是造就成今日健康的三毛的基石。也就如一块衣料一样,它可能用旧了,会有陈旧的风华,而它的质地,却仍是当初纺织机上织出来的经纬。
乐观与悲观,都流于不切实际。一件明明没有希望的事情,如果乐观的去处理,在我,就是失之于天真,这跟悲观是一样的不正确,甚而更坏。
三毛反省过,也改正过自己在个性上的缺点。人,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时间。我常常想,命运的悲剧,不如说是个性的悲剧。
我们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固执不变当然是可贵,而有时向生活中另找乐趣,亦是不可缺少的努力和目标,如何才叫做健康的生活,在我就是不断的融合自己到我所能达到的境界中去。
我的心中有一个不变的信仰,它是什么,我不很清楚,但我不会放弃这在冥冥中引导我的力量,直到有一天我离开尘世,回返永恒的地方。
原文在公众号:樱桃绿了 芭蕉红了
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