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118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很多朋友都喜欢买书,而能读完的书其实并不多,这倒是没什么,毕竟现在时间有限,买来的有价值的书一时未来得及读,放在那里也是有价值的。
问题是,市场上的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如何能够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买到靠谱的书,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一位知识服务的大咖说过:“买错了服装,顶多是浪费金钱;买错了书,污染脑子,那损失就太大了!”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购买哪些书一般来说能保证质量,稳赚不亏的:
1、既是畅销书,又是长销书
短期内占领各大网店排行榜的前列,过了一段时间(比如1年),仍然在榜单上的书,一般来说质量不会差,唯一的例外可能是关于某些鲜肉、网红的书,好在这些书一般都入不了读书人的眼。
2、参考网站书评
目前,豆瓣和知乎都有大量的书评,虽然说也有炒作的,但是如果你能看上几篇长文,就基本上对这本书有了一些了解。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评分的样本数据,大样本(大于30)的打分才是有意义的。
3、一段时间内经常被各种引用
一年前,有一阵子,我看到的互联网和创投界文章都在引用KK(凯文·凯利)的《失控》和《必然》的观点,那么显然这样的书需要你看一看,一方面他肯定代表着某种知识趋势,另一方面也为和各种朋友交流打下知识基础,比如最近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吴军的《智能时代》等都是这一类书。
4、看行业顶尖高手的作品
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每个行业都有一些顶尖高手,那么如果你想了解这个行业,最好就是读他们的书。如果你不知道哪位才是这个领域的大师,不妨用度娘或是谷歌查一查,非常方便。
5、文章参考书籍部分细心整理
真正有深度的作者是会在写书之前或是写书过程中,仔细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或是论文的,而且会做详细的记录。那么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引用别人的观点或内容在所难免,有操守的作者遇到这种情况,但逢出现,必有标注。这也就造成了一种现象,参考的书籍、引用的文章名称等信息会非常规整的印在正文后,有的多达几十页,这种书籍往往有一定质量,因为作者对自己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6、出版社
这一点,只要有阅读习惯的读者都会体会到,因为中国大部分知名的出版社都有多年积累下来的专业老底子,也就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比如中信出版社引进、翻译的国外商业类书籍水平就很高,商务印书馆的字典类、中华书局的古文类书籍也都是非常靠谱的。
这几天又是小长假了,到了可以一杯咖啡一本书的时间,选好书非常关键。
今天就讲到这,未来更精彩。
讲干货,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