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风靡欧美的工作与生活理念
本书作者是弗格斯.奥康奈尔,是国际上非常值得被关注的时间管理作者之一
作者同时还著有《不做加班族》、《少做的力量》等多部图书。
极简主义通过7个理念,向读者证明真理往往很简单,睿智并不意味着复杂,书中也给出了很多实际案例,非常有参考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开启极简之旅。
本书一共提供了7个理念,这些理念和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不谋而合,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我不但在工作中会运用项目管理的经验,在实际生活中也会刻意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生活。所以在看这本书时,很多理念都感同身受也很赞同作者的观点。
本书中对每一个理念以“提出问题、解说理念、理念应用、案例分享、开始行动”等顺序进行展开,不但让读者能够清晰的理解这些理念,而且还能准确的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作者这种写作的顺序和方式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我们想要告诉别人一些概念时,完全可以使用“极简五步法”。
极简主义中提到的7个理念分别是:
1.事情其实很简单
2.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3.任何事情都有连续性
4.如果不去做,永远都做不完
5.事情的结果往往和预期不一样
6.明确界定事情的结果
7.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
接下来会分别解说这7个理念
1.事情其实很简单
就像科学界最基本的信条所说“真相不可能复杂”,你只需要KISS(Keep It Simple & Stupid)就好。学会用水平思维来激发新思路,改变固有思维。之前有听过一个例子,美国挑战者号爆炸时,美国国内陷入了巨大的悲哀中,但是人们也很关心爆炸的真正原因,经过调查确定最终原因是由于助推器的接口部分使用了橡胶圈进行密封,但是橡胶圈热胀冷缩,在当时的高温下,橡胶圈的膨胀程度高于他所覆盖的钢圈,导致橡胶圈和钢圈短暂分离,但是这短暂的分离导致燃料外泄,最终引发了爆炸。在调查完这些信息后,为了让公众能了解爆炸的原因,新闻发布会上,事故调查负责人在现场用一个项圈做了热胀冷缩的实验,简单明了的告诉大家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
2.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我们现在也常说要进行目标管理,那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目标管理呢?书中举的例子非常棒。
刘易斯.卡罗尔的著名古典童话故事《爱丽丝奇境历险记》中,有一段爱丽丝和柴郡猫的对话
爱丽丝:请问,您可以告诉我我应该走哪条路吗?
柴郡猫:这取决于你想到达哪个地方
爱丽丝:我无所谓,到哪里都行
柴郡猫:既然这样,你选择哪条路都可以
弄清自己要做什么,对于个人要真正理解你努力想做的事情。对于团体,搞清楚你自己想做的是否是其他人想做的。
书中作者给了一个好办法可以让读者去尝试,形象化自己的工作,虚拟整个流程,例如,你需要主持一场会议,你在脑海中快速过一遍会议环节。例如会前要发会议议程,确认参加人员,确认时间地点,会中都有谁要发言,要怎样控制发言时长,会议总结要如何进行等等。
做一点计划永远比盲目尝试要好的多。
3.任何事情都有连续性
比尔盖茨说:没有行动的愿望都是白日梦。其实连续性在我们自己身上体现的最淋漓尽致,如果我当初去考研了,现在我会怎样。如果当时我没有来这座城市,我会怎样?过去的种种造就了现在的你,这可能是事物连续性最好的体现。
如果有一些连续性并不那么清晰,你该如何建立连续性呢,书中给了一系列步骤,但是我认为“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这一点就已经很好了,事实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这些信息最终会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互联。
4.如果不去做永远做不完
很多人不去做,是因为困惑,超出承诺范围,超出能力范围。困惑是因为目标不够清晰,那么在工作中就请把工作落实到人,在生活中,明确找到自己成长的目标;超出承诺范围,就明确每个人所承担的工作,对接下来至少一周的工作进行梳理和安排,确保自己的能力和任务是相匹配的。超出能力范围,不要忘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登上珠穆朗玛,工作中你有团队可以帮你,生活中,你有家人和朋友。
5.事情的结果往往和预期不一样
这一理念主要是在讲风险控制,例如,我目前的工作,我负责的项目组有五个,有时一些新功能会在每个项目组外发一次,但是,对于用户反馈不太确定的功能,我们会首先选择一个端,先行发布,等收集到足够的用户反馈后再决定其他端的发布。
6.明确界定事情的结果
例如在梳理项目流程时,有一条是,在需求终审前,视觉稿要完成80%,但是这个80%要如何界定,所以一旦出现了这种模棱两可的东西,就会存在争议,因为针对这个80%,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同,最终会导致分歧。我们常说最明确的是能够量化我们的结果,我们可以把任务细分,例如1个需求分解为10个工作量差不多的任务,我们在每周的例会上可以去确认10个中完成了几个,这样会更明确一些。
7.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
书中原话:
很多佛教上师说过:换位思考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这是一种培养同情心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当你与任何层次的人打交道遇到挫折时,能够尽量把自己放在他们的位置上考虑,会更容易理解其观点和做法。
要“心胸开阔的去学习别人”,“绝不要假装你什么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