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png
最近接连看了几篇写《月亮与六便士》的文章,几乎都是歌颂斯特里克兰为了梦想不顾一切、执着追求。满地都是六便士,只有他抬头看见了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中年证券经纪人,突然听到内心的呼喊,并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成为一名画家。
为此,他抛弃一同生活了十七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独自一人去了巴黎,一头扎进梦想的厄运中。
他在巴黎贫病交加,四处漂泊,一心痴迷于画画,拒绝任何可能干扰他的事物。
最后,他流浪到了太平洋的一座孤岛上,身患麻风,眼睛失明,在简陋的土屋墙壁上画出了他的巅峰之作,临死前却叫爱塔(他的土著妻子)将它付之一炬。
是的,这位一腔孤勇逐梦画家的故事确实让人心潮澎湃、满心敬畏。
可敬畏之余,又让人有些许不适,难道一个人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就可以背弃道义吗?
他撕掉“丈夫”、“父亲”的身份标签,残酷地要求依靠他生活了十七年的妻子,从此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他坦言一点也不在意妻儿流落街头去讨饭。
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施特略夫出手相救,他却和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成了情人,令施特略夫痛苦不堪。最后他还抛弃了勃朗什,导致她自杀而死。他冷漠的表示每个人都有选择人生的权利,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或许因为他成功的光芒掩盖了道义上的暗点,因此人们更倾向于赞扬他追逐梦想的勇敢,可他的冷漠、自私却让我不寒而栗。
诚然,不是每个灵魂里都有一种叫梦想的东西,但如果每个有梦想的灵魂都如斯特里克兰一般背弃道义,那一切将变得多么恐怖。
无论梦想多么崇高、多么妖冶,我们都不应该将人生天平完全向梦想的一端倾斜,让他人成为我们梦想的牺牲品。
我们应该在梦想和道义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逐梦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理应担负的道义。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