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读了《品格之路》,布鲁克斯就讲了一个道理。他说,幸福是我们在追求道德目标和培养高尚品格的过程中意外收获的副产品,同时幸福也是一个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培养了高尚的品格,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人生的幸福。
这让我想起毕达哥拉斯里《论老年》说到的: 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知识、光荣功绩和高尚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提升他自己,而且将会在晚年收获他们产生的幸福果实;这不仅是因为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将会陪伴他终生,甚至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因为见证了正直人生的良心和对过往美好功绩的回忆将会给灵魂带来无上的安慰。
曾经阿浩告诉我,一切的结果都是有原因的。那时我大概大学吧,听不懂。然而慢慢把思路从“活在当下”扭转到“活在未来”的时候,整个人生地图突然就清晰了很多。既然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那为什么不提前布局,好应对生活里的突发状况呢?比如未来家庭成员有概率会重疾,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研究保险,为家庭成员购好,万一真正发生这种情况,有万全的保障不至于劳烦亲朋友四处筹款。我们的每个当下,都在为未来的生活“布局”,是的,“布局”,我常常用这个词。如果你种下的种子是好的,过程是向上的,那么未来的你一定都能够过得很好,甚至比以前更好,当遇到大的困难,也能因为提前的谋划让伤害降到最低。
这里比较有趣的是“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简历美德”就是你在简历中列出的那些丰功伟绩,是你拿出去在别人面前炫耀的。“悼词美德”是你灵魂深处希望自己拥有的那种美德。
在我看来它们相辅相成并没有倾向于哪一个。我们需要“简历美德”来让自己偶尔满足一下虚荣心,刺激我们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也需要“悼词美德”来约束我们的言行,时刻提醒自己要不忘初心。
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绘画自己人生的战略有三个要素:一是重点,二是调整,三是执行。重点就是要找到什么是最重要的,对于企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个人要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调整就是随时根据外部的变化,根据新的机遇和挑战,调整原来的规划。执行就是要有效地分配资源。
你必须要记住,金钱只能减少你的职业挫败感,并不会因为高工资你就爱上这份工作。但你要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就必须要找到自己喜爱的工作。一旦找到了这样的工作,你就能体会到巴菲特的心情啦。巴菲特讲,他每天都会兴高采烈地唱着歌,跳着舞去工作。嗯,我目前的状态就是这样:)
如何及时调整战略
两位管理学家简·麦克米伦和瑞塔·麦格拉思提出的“发展驱动计划”。说得更直白一些吧,也就是说,你在思考战略调整的时候,必须要问自己一个问题:需要满足哪些假设条件,这个战略才会生效。
当你遇到人生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问一下自己:当哪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满足时,你的这个选择才是好的选择。丢掉幻想、面对现实,想清楚假设条件和后果,你才能处理好人生的选择。
如何配置资源
很多人会把资源用在一些看起来能够立竿见影的活动上,但这些活动却对他们的长远目标没有什么意义。
这里我想到了“复利”,我们的人生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去做那些对于成长有利的事。比如选工作、比如业余时间的安排,在可以选择的前提下,远离那些不动脑子的、容易被替代的岗位,去做有价值、有收获、有感悟的工作,尽管一开始可能会困难重重。在这些有复利的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会为你的选择做出评判。
时间规划
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
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
所谓的深度工作能力,就是指能让你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进行职业活动的能力。
这个深度工作和心理学里谈的“心流”非常像。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把“心流”定义为当人把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项活动上时的感觉。“心流”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让我们忘记忧愁和烦恼,甚至忘记时间的流逝。
能够产生“心流”的并不仅仅些游戏和娱乐活动,做你喜欢的有挑战的工作也能使人进入“心流”状态。只有当你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你会发现,有意思的工作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享受,因为工作有目标、有挑战、能看到反馈,其实跟游戏更像,你对其的着迷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款游戏。
回想在我的生命中出现的一些“心流”的迹象,大学时候一个人在舞蹈室练“小天鹅”那段独舞,跳着跳着,回头一看天都黑了;大一玩魔兽世界还能经常跑网吧通宵>,<在成都学习CG的时候,我常常一整天坐在画室里,成都的夏天天气很热,一室一风扇像蒸笼一样,然而进入“心流”状态的时候,常常是感觉不到温度的。所以我觉得要想达到“心流”的工作状态,不仅要短暂的和世界切断联系,更重要的是,要确信你现在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