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比我好……”
尽管刚才我控诉了很多不公平,谈论起自己留守的痛苦,还是对祖母突如其来的这句话感到怀疑。难道我们姐妹三人比奶奶年轻时优秀?很快祖母的自诉否定我的猜想。
祖母停顿一会,双眼直视远方,大概想起了从前,我很安静也很知趣听她讲过去。
“我是带来的,和你舅老爷、姨奶不一样,就我一人不是他生的……你老太当时也不是不管家,可从小的脏活累活他都让我干的。他还对着外人说,对女孩子那么好,有什么用?出了嫁,还不是人家的,指望她回来拿的东西,还不得饿死!”
祖母话中的“他”,是祖母的继父。
我祖母好面子,也好强。回顾过往,哪怕人已经不在,提到此事她仍是不放过自己,“后来,我十八岁来到这,咱这再穷、再没什么,我哪怕是饿着自己的孩子,过节过年,我没有少过短过他们。”
大人都道,小孩狗屁不懂,小孩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祖母今年七十有余,可提起她十八岁之前的种种,最在意的仍是父母对她的认可。尴尬的身份和性别上的劣势使她处处要强,要强的背后是孩子时期的不知道吗?
她或许早就知道,在她听见继父当着外人的面说不指望时,在母亲怀中抱一个又一个婴儿时,甚至更早,如母亲第一次领她迈进陌生人的家,总之这个世界开始对她的不公多于恩赐。
祖母用实际行动向继父证明闺阁女子并非如他言说的那般轻,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后来的她失败了?因为身为她孙女的我,在听完她的故事,第一反应却是,“那你为什么看轻同样女孩的我们?”
可笑吧?!在我心中,“重男轻女”它就是我祖母的代名词,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深受其毒害的祖母,到头来是个彻头彻尾的拥护者。
祖母一时哽噎,不知道如何回答,也是,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对于她那辈人确实超纲。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错,更不该拿这个错质问同样可怜的人。
第二天,祖母絮絮叨叨又拉着我说了很多,她回答了昨天的问题。
“不和你说,以前家里没有儿子,会被人指着脊梁骂‘绝户头’。一说这你就烦,单讲实在的,在我们那个时代,女孩对生身父母好那叫尽孝,不叫养老。女孩出嫁走了,男孩走不了,他需要留下来支摊子养老。女儿顶多不过,有空了,把爸妈接过去养几天,长久的还要看儿子。”
“这就是为什么对儿子看重?人要为以后的事着想。”
行,你说的我赞同,可被亲生父母指着鼻子说“你不是我家人,我不靠你养老。”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得知性别后直接扼杀?为什么还留她在世上任恶言恶语和白眼加身?
古人给了答案: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好一个为男性服务的观念,整个贯彻女性的一生。如今重男轻女的观念越来越轻,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亦是女性地位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