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被一些心理学家称为“超情商”,它是人类最宝贵的悟性。伴随自我觉察,我们将获得观察性自我。所谓观察性自我,就是我们在经历情绪时,能够观察自己的情绪,诸如自己的快乐、悲哀、焦虑或愤怒。
这表示自我不再被局限于情绪的层面。我们那部分观察性自我可以让我们脱离情绪,站在情绪之上。这就减少了一些情绪的自发性,让我们不再完全陷入情绪化的言行之中。
许多人为了逃避痛苦,宁愿放弃意识的发展,他们付出的代价是,进入成年后,由于观察性自我的缺失,既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也无法觉察别人的情绪,总是情绪化地待人接物,情商很低,拿捏不准说话的时机和分寸,往往会说伤人的话,做愚蠢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缺乏观察性的自我,还会让他们丧失与内心的联系,丧失心灵的力量,发挥不出自己的潜能。
观察性自我的训练非常重要,当它足够强壮时,个体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发展出所谓的“超越的自我”。
借助超越的自我,我们能够觉察到更广阔的自我空间,能够更明智地决定何时、何地与为何要表达我们的本质。当我们更了解我们的思考与感觉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对自己的缺点感到羞愧和自卑,我们能够接纳我们身上好的部分以及不好的部分,并加以整合。我们能够发展出与我们缺陷共存的能力,甚至能够自嘲。当我们能够承认自己的缺陷后,我们也就有能力去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并因此变得智慧起来。
所以,只要有足够的观察性自我存在,我们就能减少本能的驱使,获得更多的自由意志。由于超越的自我是以先前观察性自我为基础,随着它的发展,我们知道自己并不能随时随地都随心所欲,相应地,我们在心灵上将更加具有弹性和韧性,能够有意识地决定何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何时应该自律而不苛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