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吴小丽,每日一篇原创文第358篇
今晚主题是《正念的奇迹》,我目前特别需要正念,真是歪打正着的主题。
这本书的精华,其实樊登老师讲得已经是非常的精彩了,确实就是那么些个点,我一直在思考,我如何讲才能更好的彰显这本书的魅力呢?
我没有浓厚的佛学底蕴,要说个所以然来,以我目前的功力是完全达不到的。
那么怎么说会更好一点?
我选择了两个方向,一个是活在当下,另一个则是因果。
为什么一行禅师要我们去细细的品尝橘子呢?
为什么要我们去数呼吸呢?
这一切都是要我们关注当下,体会当下,让我们活在当下。
樊登老师说:一吸一呼间,人就能生存,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个正念的奇迹。
人的每个时刻都是由一吸一呼所组成,都离不开这一吸一呼。
就因它过于重要,已经融入身体,我们反而没能细细去体会。
呼吸,多么自然而然的事,同时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部分。
关注呼吸,数呼吸的次数,就能直接让我们关注到我们的身体。
长此以往,我们没能关注到的身体部分,也能借由关注呼吸慢慢的延伸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关注身体状态,就是关注生命状态,关注自己的生命状态,就是关注自己的当下。
人是活在当下的,不是过去,不是未来,而是由一吸一呼所组成的当下。
《正念的奇迹》给我的另一个点是因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某种因缘,就会收获某种结果。
这与佛洛依德的“原因论”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区别在于:
“原因论”更讲求由于过去的某个原因,导致了现在的某个结果。
比如一年被蛇咬十年怕草蛇,这就是典型的“原因论”。
以前曾经被蛇咬过,所以害怕蛇,一个事件引发了一个结果。
正念里的因果,却不一样。
它更注重于个人的努力,以及相当的作为。
就好像我们通过呼吸,能够觉知自我,获得正念,那么我们就能够抱持着正念更好的处理我们要处理的事情。
如果说“原因论”是通过过去来探寻自己为何成为自己,一个是把点放在过去,这种情况下,我们没办法去改变过去,于是我们就没办法改变自己。
那么正念就是通过活在当下让自己成为自己,一个是把点放在当下,我们是何种状态,我们就是何种状态的自己。
我们愤怒,我们就是愤怒本身。
我们快乐,我们就是快乐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