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1篇,2174字数,共累积2174字数】
昨天是齐老师年度写作营的第一天,也是开营日。
这篇文章本应该是昨天完成的,昨晚带娃睡完已经11点了,看着群里文友“争先恐后”地码字完,转发到群里,有听完课10点左右就发的,有凌晨0点多发的,也有在国外有时差凌晨3点多的。而我一声不吭,选择先睡觉了。
我宁愿早起,也不熬夜来写文章。
于是现在早晨五点半,我在“写作业”,严格来说是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作业。
01 日更不应成为束缚自己“口号”
加入写作营,我的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要在一年结束的时候完成40万字拿回学费,再不济也要拿回666元奖学金。
我想这也是群里学员每个人都给自己下的第一个“目标”,所以除非你是写中篇文章的专门写手,否则每天日更是必须的。
日更这件事对于我其实有点难,但是我是这么思考的,无论这份作业多少难,何时完成,我希望按自己的节奏去走,自在舒适最重要。
日更是很多写作者的“口号”,我认为很容易成为个人的自我束缚,但是如此以结果为导向,反向逼自己成长也不见得一定是坏事。
日更这件事究竟带来什么结果,我想我们应该怀揣写文的初心,按自己的节奏去走,才能打好持久战。
02 我的写作初心是什么?
最近开营前但是经常更新公众号文章,让老李对我刮目相看,也好些个朋友私信我,非常喜欢看我的文字,简单朴实,很走心。
写作对我来说,就像是和内在另一个自己对话,交朋友。无关文采,无关多高的思想层次。就是一些生活纪实,一些生活人事物的感悟。
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简单纯粹的事情,就是以笔写我心,以文字代替话语声音,另一种自我沟通。而不是很多人说的,你文笔真好,我们都写不出来。
昨天和邻居老姐在喝茶的时候,我还说其实自打学生时代我就是文科不怎么样,数学好很多,现在喜欢写文章并不是我文笔很好,而是我是发自内心喜欢这写文,就像一个体科生迷恋上数学课。
我喜欢写文字,也喜欢随手拍下身边的人、事、物,我觉得这些是生活的痕迹,丢弃了就永远没了。
03 我写文,并不是文采好
翻看我朋友圈的朋友会知道,在坚持写文章之前我就习惯偶尔用便签随笔记录生活点滴,包括各中的思考。
有人说是不就是晒娃,晒日子吗。在我看来“晒”得很值当。
一辈子可能很长,但回忆过往,审视现在,你一定是又感慨物是人非,岁岁年年人不同了;你我随不年长却也经常提笔忘字,见人忘名,对吗?
生活里有常无常并存,除了活在当下,为何不再用心点记录当下。每一阶段,我会把微信里,相册里的文字图片整理成册,保存起来。
得意时,重新翻阅生活的这些痕迹,我会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接受所有亲朋好友的赞扬,因为这些就是我一路踏踏实实走下来的。
失意时,拿出来翻一翻,会让自己更加有信心,拍拍尘土,好好睡一觉,天亮了继续前行。
所以呀,这些文字就像是良师益友,陪伴在身边。它早已经超乎了文字原本的意义。
04 写文字是我在生活中的突破口
不可否认,文章的属性很重要。
过去我并不敢称自己写文字为写作,因为一直觉得真正的写作讲究起承转合,讲究龙头凤尾凤尾猪肚,讲究伏笔悬念。
而昨天听齐老师讲的,新媒体时代下的写作认知,让我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
无关文字类型、题材、写多写少,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人生的写作者,只要它是给我们生活成长带来便利的。
我记录的比较生活化,随笔而已,大部分是生活性的思考。
而立之年的大部分女性基本充当着妈妈,日子,女儿,媳妇的角色。我记得自己写过一篇文章《请回到自己的“本位”》,里面里写到,女人是一个家庭的灵魂,男人是家庭的靠山,这是家庭和谐的角色本位。
但是现实中太多人在自己放在错的位置了,所以夫妻争吵,婆媳矛盾,亲子问题亲亲出现,这是社会常态,但它是病态。
在这样的环境下,随之出现的是轻度压抑,未成年人沉迷于电子产品,夫妻离异,伦理道德问题。
那这和写文章有什么关系?
我觉得人要懂得在矛盾问题前找突破口,爱好自己才能利身边他人。
那么,自我的思考剖析和自我对话很重要。我自己很深的一点感悟是,我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它来源于生活又回归(服务)到生活,因此它也是一个解决现状问题的过程。
你会发现,标题可能就是当下的矛盾困难点,从一提笔写字就开始读题思考“生活”这本教过的书哪些可以拿过来做原理支撑,在无解的情况下,就发挥主观能动性,参阅其它知识点,试着把“观点”这个知识点带入进来解题,当然也会出错,没关系,再找方法,直到把答案带入原题。
一次次、一遍遍,咦,成了!
原理定律、过程,结果可以成立了。这是我写文章的心境过程,其实就是解答生活这道数学题的过程。
柳暗花明总会有,你得走过山穷水复之路。既然没办法行万里路,那就先和自己内心对话,学会用文字审视剖析自己,宽容自己。
所以每次文章写完,我不是成就感满满,而是真正觉得这个过程很有意义,梳理了生活结节,打通了痛点,真正的豁然开朗。
你可能会说,不一定每个人都爱折腾,爱较真,但是谁不期待自己自己过得内外通透一点呢?
05 让写作滋养生活
当然这样一个过程你也可以选择跑步、瑜伽、打坐冥想来替代写文章的方式。
人有差异性,喜好也是。我喜欢提笔写字,动手记录,转手分享,你当然也可以以自己擅长喜欢的方式去“解题”,目的地都是把题解答出来,不空白交卷。
其它的形式皆可,自在舒适如即可。
本文作者:凤凰康,2个孩子的妈妈,瑜伽导师,早睡早起的自由写作者。
在这里写生活、也分享瑜伽,感恩走进我生命中的你。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