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煤矿情|加林:60所思(36)
父亲先后在鸡西、伊敏河煤矿工作,一生与煤矿生产建设结缘。
父亲童年的时候,爷爷奶奶不幸得了伤寒不治相继去世了,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无形中成了孤儿。奶奶的妹妹姨祖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收留又没有稳定工作,平时靠做些临活,帮人洗衣服、做针线活贴补家里,看到孩子可怜样子,最后咬咬牙收留他和姐姐邱恒源、哥哥邱恒顺,还让他们读了小学、初中。姨祖母有两个孩子,家中无形中增加了三口人,生活艰辛可以想象的,平时吃饭要限量,咸菜都要分着吃,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父亲表姐参加工作以后,家里条件略有改善。父亲初中毕业时候,听说中燃部(北京)招生,管吃管往就报了名,心想这回自力了,不用过寄人篱下的日子了。乘了几天的火车到了北京站,以为到地方了,一打听还没到,还要继续向北,不是说去北京吗?怎么还要走,同学纷纷议论,有点上当受骗感觉,几个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拿着行里俏俏下车了,父亲没有退路,心想到那都行。几天后到达终点站黑龙江鸡西市,别称煤城、石墨之都,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经过一段时间集中学习培训,被分到滴道矿机电科技术员、工程师,一干就是25年。从美丽的故土江南,来到东北边陲鸡西。冬天的日子不好过,时间长还特别冷,家里取暖主要烧煤炉子,炉子的烟道连着室内火墙、火坑。开始不会烧,到了后半夜炉子就灭了,家里就没了热呼气,那时姐姐还小,父亲就把她紧紧抱在怀里,生怕冻坏了。火墙、火坑使用几年会堵的,父亲动手能力强,慢慢学会了烧炉子,修火墙、火坑,还学会塔院墙,建仓库、挖菜窖。父母喜欢吃大米,北方面粉多,每年家里会剩下点,听说可以换大米,解决了吃大米难题。鸡蛋凭票供应,为了加强营养,在家里厨房做了养鸡笼子,买了十几只鸡,我负责鸡饲料,剁菜帮子、菜叶子。父母亲负责买杂粮、清洁及鸡的防疫,解决了吃鸡蛋难题。父亲工作单位是机电科,主要为煤矿井口设备检修服务,要懂理论、会实践,从看懂图纸学起,从画图纸入手,慢慢的完成了学生到技术员转型,很快适应工作要求,平时经常下井检修设备,技术改造,经历过生死考验,有次最危险,井下坑道冒顶,前面的工人跳车,腿摔断了,后面的工人被落下石头砸破了头,父亲没动躲过了一劫。十年动乱父亲受到冲击,由诚实引起的,父亲姐姐解放前失踪了,只是听人说去了台湾,在填写个人履历社会关系一栏中注上一笔。父亲被挂牌批斗游街,还下放到车间劳动,做过钳工、电工、电焊工等,父亲脑袋灵活,天生手巧,很快学会技能。父亲热心厚道,愿意帮人,同情弱者很快和工人师傅打成一片。父亲平反后在工作中大显身手,积极参加单位技术革新获得成功,受到表彰还评上矿劳模。1976年,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内蒙伊敏河露天煤矿开始建设,父亲作为抽调的17勇士一员,参加了伊敏河矿区开发建设工作,那里属于草原性气候,生产生活条件比东北还要恶劣,冬天最冷零下40多度,春天沙尘暴要刮一个多月。建设从零开始,从挖地印子起步,1984年10月,一号露天一采投产,伊敏煤电,这座全国第一家大型煤电一体化企业,做到了“开矿不见矿、矿在美中藏”的“诗意”生产。在这里,生态保护实实在在,正绽放美丽的草原之花。父亲先后在露天煤矿、机电厂工作,任总工程师、矿长等职务,把青春和汗水都献给煤矿、献给东北、献给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