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山食堂》加林:60所思(32)
40年多年前的守山食堂,是河北地区唯一的职工食堂,它坐落在鸡西市滴道煤矿河北守山山坡上,不是很大,能容纳40多名职工家属就餐。旁边就是职工宿舍,外墙砖红色的也叫“红星楼”,很多单身职工住在那。1974年我中学在矿一中就读,离家有半小时路程,父母双职工,中午吃饭是件麻烦事情,开始从家带,热饭不方便,看到有的同学去食堂吃,有10多分钟路程,回家就跟母亲说了,这样就托人买了饭票,不管怎么样,能吃口热呼的,解决了大问题。不久麻烦来了,食堂本来不大,吃饭的人已经很多,现在又增加了学生,很多职工有意见,不得不规定不卖给学生,学生吃饭只能托熟人帮买,看到吃饭没有减少,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慢慢地取消了限制规定。那时国家是计划经济时期,食堂食材供应相当紧张,主食、荤菜、副食品都要凭票,粗粮多细粮少,为了改善伙食,食堂想了许多办法,主食粗粮细做,变着花样改善,如发糕、大饼子、煎饼等,由于父母是南方人,家里不太会做,吃起来还很香。在荤菜供应不足情况下,想办法把东北的老三样,白菜、土豆、大头菜,做精做细,像白菜炖粉条、白菜炖豆腐泡、白菜炖豆腐、白菜炖土豆、大头菜炖粉条、土豆丝、土豆片等,有几样家常菜做的真不错,如:土豆块油炸和白菜片炖,回东北几次想吃这口,都不会做,失传了。土豆炖南瓜,汤汤水水的一大碗很好吃。那时就盼着矿上开大会、打战役,职工可以聚餐,剩下的可以吃“折螺”,香的要命。那时家里条件都不太好,能吃饱饭就不错了,相对来说食堂伙食从品种、花样、味道都比家里好的多,服务员个个都是胖胖的,也是那个年代独特的风景线。随着高考临近,晚上补课增加,由原来中饭在那吃,变为中饭、晚饭都在那吃,一直到考上学。虽然食堂宿舍都拆掉了,但是往日的喧闹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