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步入社会后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你不例外,我也不例外。于是我们开始读书,但读书真的如此神奇吗?足以改变现状,实现人生理想。接下来说的,很扎心,很受用,幸运的话,可以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
现象
读书有时不能带来进步
从学校步入职场,以为能够凭借一腔热血干出一番事业,现实却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不仅聪明,还能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这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迫切需要找到提升途径,慌乱中便把目光移到了书籍上。
自2017年工作以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我感到迷茫,不管状态如何,书始终常伴左右。我认识到书籍会对思维方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很隐秘,说不清、道不明,偶尔还会产生“三日不读书即面目可憎”的无奈状态。曾经班上的小混混当上了老板,被身边人无情嘲讽为“书呆子”。读书有用吗?我的时间浪费了吗?
不读书有时能带来进步
有人平时不读书,对书本有一种本能的厌恶,“一看书就犯困”是他们的经典名言,却能在生活、家庭、事业中做到游刃有余,不断取得出色的人生成就,让人羡慕。
一种猜想是存在某种路径能够跨越读书,让人无意间进步。看一场电影就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压马路观察人生百态就可以找到生活方向。这样的人当真不在少数,固然离不开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认真的生活态度,但更有说服力的说法是他们有一套在生活中自我更新、迭代的方法。
读书有没有用
很多人问,读这么多书真的有用?一般我会回答:没用,也不建议你读。翻阅各大平台,关于它的讨论经久不衰,足以表明值得引起重视。事实上,真正坚信读书有用的人很少在网上参与这些讨论,更喜欢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战场自然留给对这件事不那么坚定的人和相信读书无用的既得利益者。
开始前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读书、什么是有用:读书是为了掌握知识通过书本进行学习的一种途径;有用指能够给自身带来成长。社会上流传着读书有用、无用两种观点:
读书有用论
读书有用,指通过书本进行学习后,思维方式发生改变,产生积极影响。狭义上人们喜欢把读书等同于考学或应试教育,把有用等同于带来金钱或地位。
读书真的有用吗? 对不喜欢从书中学习的人来说,谈论是否有用没有意义,以下讨论针对希望通过读书进步的人。“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是查理芒格老先生的一句名言。读书真的有用吗?有用。可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什么也没记住?艾宾浩斯曲线给出解释:人在记忆无意义音节时,会在20分钟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1天后遗忘67%,所以在没有经过刻意重复的情况下,遗忘是频繁且正常的。
十一黄金周,一则“中科院博士开民宿被父亲认为书白读了”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榜,有网友表示“不读博士照样可以开民宿”,言下之意是“教育浪费了资源”。也有网友认为“只要他自己喜欢没什么不好”。一个3000参与者的投票中,2000人投给“个人选择,无可厚非”这一选项,占比超过60%。
案例引起警觉,我们通过学历到底可以获得什么?它表面上只是一纸文凭,背后的含义却是多年时 光的磨练,这个过程除了专业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认知获得极大拓展。有了认知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更多选择(更多的选择代表更自由),一个个选择积累成人的一生,决定命运,所以学历绝非无用。生活中有些人因为学历高而自视甚高,这时学历发挥的就是反作用了,如此看来,博士的务实反而让人敬佩。
读书无用论
社会上流传的无用论指学历不能带来金钱、地位,这种观点本身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仍有部分人坚持读书“毫无用处”,这种想法不免偏颇,一种可能是他们没有吃到读书红利,同时又是当时社会规则下的既得利益者;另一种可能是读书需要思考,而思考太累了,反智则不需要思考。
读书真的无用吗?
我们六岁开始上学,兢兢业业每天刻苦读书,经过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奋斗,一上二十年,高中同桌小混混连大学都没上过,去参加他的婚礼,发现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你努力多年却发现自己仿佛从头开始。
进入社会后,事情变得复杂,对人的考察已不再是单一的维度,上学时拿个高分就可以获得认可,进入社会后我们不能拿成绩单到处炫耀,不是因为没人听,而是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社会是考验综合能力的场所,小混混虽然少上了很多年学,但是经过社会的摸爬滚打,通过积累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能力获得成长,他早已不是当时辍学的那个他了。 所以说,学历未必有用但知识绝对有用。
学历能让人从底层爬出,拿到敲门砖,如果不懂合理运用,给思想带来进化,就无法发挥出它的价值。知识则不同,它能提升人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逐渐积累成一个人的认知世界,然后凭借认知做出判断和选择,勾勒出完整的人生曲线。
读书和在生活中学习有什么不同
有些人不读书进步很快,有些人读书比不读书进步快。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问题,读书与生活同样无法划清界线。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学习对象不同。在生活中学习没有明确载体,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读书通过“书”这一载体开展,过程更像读者与作者的一场对话。
2.学习效果不同。在生活中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生活,加深对生活的理解;读书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与你对话的人可能来自一千年前或者地球的另一端,时空的差异甚至可以完全颠覆以往的认知。
3.知识系统性不同。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写道:“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生活中学习往往缺乏系统性,在身边人身上听到的是他们的观点、看到的也受自身视角的局限;书籍却能在讲述的范围内尽可能兼顾系统性和专业性,带来不同的体验。
不读书,寄希望于在生活中学习,最后因为知识不够系统,自身反而受到影响;读书,不在生活中运用,就像只知闭门造车的木匠,造出来后发现没人埋单。生活和读书不应严格区分开,书籍是生活的“灯塔”,生活是书籍的“操作台”,遵循正确的方法,都可以实现进步,每个人都有选择读或不读的权利。
什么程度才算读透
有人问,我平时喜欢读书,还是读完就忘,怎样才能把书读透?标准只有一个:在这本书中暂时学不到什么了。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精读,它是走进书中世界汲取精华的关键。读书需要付出大量脑力,所以注定不适合所有人。太多人把读书神圣化了,其实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一个不需要仪式感就应该开始的活动。
拿到一本经过精挑细选的书,打开第一页,扫过封面后,简单浏览简介,打开目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位置,把这一部分读完,感觉有收获,好,继续读,直到厌倦为止。如果发现整本书都对你很有启发,有抑制不住想读它的冲动,恭喜你,这本书最适合当下的你。
成功是不断重复的小事情。接下来你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相信我,花费多少时间都不为过,重复的过程一定不会让你感到枯燥,反而每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人生进步模式:输入、思考、输出、反馈
学习知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表层的初步了解,第二层是随理解加深逐渐深入,第三层是将学到的知识融入到认知体系,到这时知识才是你的,才能运用它,到达融会贯通的境界。完成精读,只进入第二个层次,与第三个层次仍隔着一道鸿沟:实践。跨越它,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
怎么才能跨越?《学会写作》作者粥左罗提出输入→思考→输出的写作进步模式。上升到人生层面,需要加入反馈,形成完整闭环。它们每一步都很重要,并非完全独立,讲究协调与配合,一方短板会拉低整体水平。之前谈到的读书是输入,不读书在生活中学习也存在输入的过程,它们都是通过感官将信息带进大脑中,根源上是相通的。
水池与水
知识不足,我们主动看了很多书,一开始每本都有收获,逐渐有了进步的底气,可惜好景不长,读得越多,各种观点、概念越多,大脑变得混乱,变成一个闷罐。输入越多,越混乱。
受限于精力,人始终有其认知边界。有一类人被称为“万事通”,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我始终不相信这种人存在,输出越多,输入越被挤压,输入越少,越想输出。
借助水池阐述输入、输出和大脑的关系。一个水池,一方进水,一方排水。大脑相当于水池,读书和学习相当于输入的水流,改变和创造价值相当于输出的水流:输入>输出,知识进入大脑中后被存储,时间越久,存储越多,水池越拥挤;输入<输出,有限的输入不足以满足庞大的输出需求,原有积累不足以满足消耗,水池逐渐干涸。
所以输入与输出应该保持协调,只有将进、出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我们的大脑才高效。
输入是什么
输入是开始,可以通过身边人、读书、电影、纪录片甚至短视频完成输入。
书籍选择
以读书进行输入为例,在软件上发现一本书,看了简介很有兴趣,当即下单买回,经过数天运输,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开始阅读。不幸的是,可能越读越感觉“它好像不适合我”。这种困惑十分常见,随着阅读时间增加,越感觉在浪费时间。
问题出在哪?在选择上。盲目的读,后来发现书不合适,反而将自己置于两难的尴尬境地,读也不是、不读也不是。如同生活的选择,书籍也应该经过认真挑选,尽可能降低机会成本:为做一件事不能做另一件事,另一件事就是当前决策的机会成本。同理,读A不能读B,B是读A的机会成本。
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选择正确的概率:
1.选当下最想读的。依靠直觉,侧重感性,有些人认为它不靠谱。可直觉恰好是生于并且超越认知的综合反映,它的出现经常伴随进步的契机,对指导人生有其现实意义。
2.选当下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侧重理性,先思考想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去寻找相关书籍,这种选择对自身帮助最大,也最容易获得满足。
输入的四个关键点
1.带着目的输入。我们应该知道自己为什么输入,并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注意,是有可能,没有人能保证一定成功,这样做的概率大很多。漫无目的地读一定会获得没什么印象的结果。
2.拉伸区。碰到一件事或者执行一项任务,脑海中会出现以下一种情况:第一种是很简单,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做到;第二种是有点难度,垫垫脚能够到;第三种是很有难度,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分别对应大脑将自己置于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舒适区太简单、困难区太吃力,会让我们失去动力,拉伸区恰好在能力边界外一点点,既不会太难又可以感受到做事的乐趣,因此把自己放在拉伸区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策略。
3.专注于20%。著名的“二八定律”(社会上20%的高收入者占有80%的社会财富)在读书上同样适用,一本书中,真正重要的部分只占20%,其中最重要部分仅占全书4%。专注能力是带来进步的一项基本能力,越专注,越容易取得成果。为减轻大脑的负担,在心态上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保持耐心找出这20%就好,这一点非常重要。
4.反馈。我们需要反馈将自己当前状态定位,没有反馈犹如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了它就可以构建出一套完善的进步系统,不会因为旅途中的一点干扰而偏离方向,更坚定地向目标迈进。
以上是提高效率的四个关键点,它们分别是:带着目的读、将自己置于拉伸区、专注于20%、反馈,合称刻意练习。在时间的作用下,我们可以将进步这件事变的更有趣、更有成效。
思考
有人会疑惑,既然输入→思考→输出是通用的进步方式,个人的独特性体现在哪?最关键的一步是思考,我们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这种不同会强化每个人对世界的连接,使每个人都变得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怎样的思考才是合格的
不是所有人都会思考。周岭在《认知觉醒》中引入“三脑”概念,大脑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翻阅。为做简化,在此将本能脑和情绪脑合并称作“两脑”。“两脑”是人类为应对生存的压力,约3亿年前形成的,理智脑则不同,距今250万年才逐渐发育,主管理智地做出决策。理智脑诞生时间晚,力量不足与“双脑”抗衡,运用它又需要耗费大量能量(双脑则少得多),大脑会贪图省力而放弃思考,“避难趋易,急于求成”逐渐演变为人类的天性之一。
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有效思考。一个平时不怎么读书的人,看了一些优秀作品,很容易发出“WC,这么牛”、“WC,写的真好”的感叹,产生一种“无知”对“有知”的拜服。它本身可以理解,但因此全信作者而丧失自己的思考能力,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变成他人思考的傀儡,就是本末倒置了。通俗点讲,我画一条线,你听完后跟着走,走完还说我说得对,这就是我把你卖了你还给我数钱。注意这条我画的线不一定会坑你,但会让你对这条线产生依赖,“真思考”的人是我,不是你,你只是在想,而且局限在我画的圈里(少做或者不做没有经过自己思考的事)。“真思考”是我对你说了很多话,你点头,但你不完全相信我,你根据已有的信息做出判断,我说的话对你是一种“可利用的信息”,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个结论对你来说怎么都是对的。
“真思考”往往具备以下特征:
1.经过批判质疑
2.深入事物本质
3.建立在认知基础上
输出是什么
输出的本质是创造价值。打个比方,我们阅读了一本时间管理类书籍,书中讲述了早睡早起的种种好处,看完觉得说的很对,以后也要早睡早起,然后顺手把它放到一边,没有任何行动上的改变。这种情况书不是白看了吗?
输出有哪些形式
输出方式大体有两种:1.实践类输出,经过实践带来思维、行动上的改变,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可以带来真正的进步。2.观点类输出,完成输入后,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需要通往外界的出口,把它们以观点的形式送往外界,影响他人。
在书上勾画、标注,把书中内容讲给别人听是输出;读完后写一些感想发表到平台上也是输出。很多人一听到写作就“谈虎色变”,或许是太注重写作形式,把写作想的过于严肃而迟迟不肯动笔;也可能是上学时面对语文作文的无力,让人对写作产生本能恐惧。写作是件苦差事不假,但它苦在需要利用大量能量进行思考,而不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至少思想会更凝练,如果时间维度拉长,一定能带来进步。
反馈
反馈的作用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进入社会后,分数这种反馈变得稀少。提升也是,如果没有反馈,长时间下去很容易失去方向,今天东一榔,明天西一棒,走向平庸。
反馈需要有意识构建。我在自学时曾苦于无法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直到接触到《控制论》中的反馈,才恍然大悟:原来反馈这么重要。学习一本书,写一段简短的读后感,将所学落在纸面上,应用到下次输入;学习一项技能,学前立好标准,达不到就认真分析原因不断改进。有意识甚至刻意地搭建反馈,学习过程会更加透明,更容易让自己心中有数。人类最大的谎言,不是骗别人,而是骗自己。反馈能让我们对自己诚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在一次次修正中不断获得进步。
读书不一定能带来进步,任何事物都不一定能带来进步。只有有意识地进行刻意练习,才能带来想要的进步。人生是一场有趣的体验,太急,会错过许多眼前风景;太慢,难以抵达心中目的地。读书亦是如此,我们应该庆幸人生路上有书籍相伴。在秋日的午后,可以拿起一本书,感受生命的静谧;拥挤的地铁上,也可以拿起一本书,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奋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