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尾曲响起时,全场观众开始鼓掌,我在旁边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为了显示自己的合群,也跟着瞎拍了两下手。要做一点说明,我尴尬是因为影片探讨的内容,而不是影片本身。
我和朋友本来是要去看北京遇上西雅图2的,为了吴秀波。后来因为百鸟朝凤的网络营销实在是做得太好了,我们也跃跃欲试买了票。
怎么说。
我尴尬的原因大概有两个 :
一.我多么希望,男主人公在他的师父离世后能够尘封关于唢呐的记忆,改行,去赚钱给家人、给自己以更好的生活质量。或者是,男主人公能够找到将唢呐传承与保障基本生活相两全的办法。
对不起,我真的没有办法说出,理想高于一切的话。理想大可以高于我们自己的生活,甚至是,高于我们自己的生命。但是理想不可以高于家人的生活,更不可以高于家人的生命。这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责任。
所以我认可的可以不顾一切追求理想的只有两类人:第一类,足够有天赋,假以时日必定会实现理想,突出重围;第二类,死了爹妈,或者,爹不疼妈不爱,没有配偶,没有后代,那就撒手去做吧,本来也无牵无挂。
二.唢呐的消亡到底是因为国人被西化还是因为唢呐本身就不符合这个时代
对不起,我也不知道答案。只是在电影里看到唢呐队和洋乐队在婚礼上相遇、角逐的那一个场景,我不禁反省起自己被西化的种种痕迹。小时候我妈带我去乐器班,我一眼看中的就是钢琴,天啦,多洋气多高端多上档次,那可是反复在影视剧里出现的钢琴诶。假如我当时看到唢呐,拜托,这么土的东西我才不要学,我才不想以后站在喜欢的男生面前,说,“你好,我很喜欢你,我可以给你吹一首唢呐吗?”
当然,唢呐的消亡或许也是必然,黄土高原上的唢呐不能适应现代工业铸造下的文明。如果是这样,那所幸消亡就消亡了吧,毕竟进化论也不能只适用于人类社会。但即使是这样,也不是没有挽留的余地,那些现存的少数传人,拜托你们一定要强硬起来啊,去钻研,钻研出新的演奏方式或风格,让唢呐,更好的适应社会。毕竟,情怀卖不了一辈子。
写影评真的很难,写文章对于目前的我也很难,因为我字里行间的逻辑关系常常是混乱到我自己都不好意思看第二遍。
总结一下自己七零八碎的观点:
(1)没有什么理想是可以高于生活的,除非,你足够有天分,你足够无牵挂,并且你要保证,你有足够的毅力 。
(2)只以情怀为出发点的事物是不可能长久的,不可能有好结果的。希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能够多去反思多去改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在遗产保护上引进奖励机制。纯粹的传承没有任何意义。
(3)终于明白文化局是做什么的了,非常喜欢这个部门,老了想去任职。
(4)从今以后不再只为了演员进电影院看电影(不是说不看商业片),希望更多的片子能像《百鸟朝凤》一样,去挖掘一些值得讨论的事物。你问我如果有一天宋仲基拍了一部超级帅超级苏的大烂片要去看吗?恩,当然不去,以示惩戒我会在电脑上看盗版。喔,不,我老公怎么会是接烂片的那种人呢哈哈哈哈。
(5)其实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落后”的文明,只有“不适合这个时代”的文明
(6)如果以后买不起我看中的那件四万块的婚纱改办中式婚礼的话可能会请一只唢呐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