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要不要再发展的问题了,是怎么控制的问题。公积金现在是好单位多交,一般单位不得不交,穷单位根本不交。有钱人不指望这个,没钱的指望不上。本来想共同富裕,现在变成了劫贫济富的鸡肋。
很多人都做过一个梦,梦想有一天十二亿中国人每人都给自己一块钱,那么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中国人了,其实公积金制度也和这个梦一个意思,理论上每个人都向池子里存了钱,实际上相当一部分钱已经让人取走买房了,剩下的让管理者存了银行,因为存款总量要低于账面数,还要扣除管理成本。实际收益可能比定期还低,所以最后退休才取钱的人是最吃亏的人,那点利息根本赶不上通货膨胀(好比三十年前你有十万块存款,当时你是富人,现在连本带利取出来,也就是个吊丝)。
在房价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公积金缴存的主要群体和通过公积金贷款购房的群体明显分化。一方面,缴纳公积金的低收入群体人数多,但贷款人数很少;另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在缴存中占比低,但在贷款中占比高。
以支持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住房公积金,面临难以满足低收入群体贷款需求的尴尬。
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能够享受到低利率。而且,买了房后,每年都可以提取一笔现金自由支配。
然而,最需要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却更难买房了,而且他们每月依然得交这笔钱,却取不出来。
本来想共同富裕,现在变成了劫贫济富的鸡肋。关键是现在根本停不下来了,贷款的少说有个二三十年的还款期,现在停,那些贷款谁接盘?不停,这样一直交下去,除了给企业增加一笔负担,给个人增加一笔动不了的钱,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