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习和咨询的深入,无论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有更多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也许成长的路上每到一个阶段都会有这样的“自以为是”的顿悟。回头看走过的路,每个台阶依然是路上一个阶段而已。也许成长的目标还不够清晰,但知道那是一个理想的目的地,不去探究,不去试图看清,人有时候就被这些非要怎样怎样所绊住。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看不清,带着好奇与试探,安心,坦然的走好眼下的每一段路。
早上洗漱间脑袋里闪过昨晚和一个朋友交流的情景,似乎走在自我探索路上的人都会越来越敏感的觉察自己,了解自己的模式,想到上周督导老师的分析,我也越来越明确自己的模式,学习之初好像觉察了解自己是为了改变,从想要改变他人,到开始改变自己,改变太难,那就从觉察了解自己开始,似乎觉察就是为了改变。
可是一个习惯的模式,怎么可能说改就改呢?于是又开始学习要慢下来,慢下来变成了“曲线救国”,目的还是要改变。
可能有人会说,学习不是为了改变让自己过的更自在更精彩,那还能为了什么。
我来理一下这个逻辑,学习-觉察-接纳-改变。这好像是自己从学习到现在经历的路径。但是目前还在觉察和接纳阶段纠缠。改变这个阶段越来越觉得是前面做好后自然而然的一个呈现,可遇而不可求。换句话,改变可能不能作为一个学习的最终目标。
初学者的逻辑可能就是学习-改变两点一线,但是发现太难了。可能改变就是一开始提到的模糊的,看不清的一个终极状态。可能它之所以模糊是因为它不是里程碑一样的明确地在某个阶段清晰展示,而是伴随着整个觉察和接纳的过程。
再说接纳,我更想把它理解成接纳自己,而不是接纳别人,因为接纳自己已经很难了,接纳别人难上加难。
上周咨询完,我似乎又发现自己新的固有模式,自然而然的问自己,然后呢?改吗?好像很困难,因为固有意味着安全。不改吗?那我觉察的目的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今早在洗漱那一瞬间似乎有了答案。
走在荒芜的大漠,有可以寻求救援的设备,尽管饥渴难耐,但似乎出于对心中那片安全绿洲的执迷还是没有停下脚步等待救援,别人也许会告诉我,你处境不太理想,你可以寻求救援。我想,我知道自己的状态,知道自己的资源,就够了。至于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我有主动权。也许,某一天走着走着,连脚下的沙子都是可以为我所用的救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