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网络上看到几张《巨婴国》的宣传画,对这本书产生了一丝兴趣,买回来后发现好厚一本,放在床头翻了几页没有再继续往下,这次春节共读活动我选了这本,以期利用假期完成对这本书的阅读。
就在刚刚,在最后的deadline我完成了本书的阅读,对作者的那句“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感触颇深。很多时候,我都在追求那个更好的我,却忽略了自己本来的样子,长期的自我否定让我无法认为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看完这本书,我确定自己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巨婴,心智水平处于婴儿期:渴望共生、努力成为一个好人、全能自恋、顺从父母、期待回应……我知道读完此书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但至少我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心理,解读自己的一些行为,然后更好地去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也更好地成为自己。
渴望共生的心理让我们到处找妈,总想找人来照顾自己,这也催生了很多妈宝男和圣母。妈宝男的妈妈和圣母们似乎神通广大,可以解救很多人的苦难,其实是如巨婴的他们在享受着那种救人一命的美好感觉。对于自己而言,我也有着强烈的共生心理,不愿脱离母体,不愿离开原生家庭,总是渴望父母可以替自己做一些重要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需要自己去面对一些事情,去做一些决定时,因从父母那得不到绝对的肯定会感觉很痛苦,这种脱离母体的感觉势必会是一种煎熬,但经历过后还是很感谢父母,感谢他们并没有一味地包办,感谢他们给我自己选择的机会,也让我慢慢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直以来,在家人、朋友眼中我都在努力塑造一个好人形象,努力读书,懂事,谦卑,为他人着想……似乎如果以好人自居,就可以赢来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小到大父母对我和弟弟灌输的就是集体主义教育,牺牲小我为大我,牺牲小家为大家,在一次次的牺牲和妥协中个人的棱角也逐渐被磨平,很多需求被忽略,人也变得越来越毫无个性。成为一个所谓的好人很多时候都要压抑自己的能量,也许这可以换来一句“你是个好人”的褒扬,但长期下去就失去了活力和感染力。努力成为一个人人夸奖的好人,其实是努力活成了别人眼中的你。人生短暂,真没必要为了成全他人而放弃了成为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努力成为一个真实的人,而非一个好人。
对于“自恋”,我们常拿来调侃身边的人,未曾想过自己也是个十足的全能自恋狂。虽然口头上、面上我极力表现得谦卑、温和,其实内心有时候确实会有作者描述的那种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感觉,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总想让身边的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因为像婴儿一样全能自恋,总认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当发现自己掌控不了时,会做出一些幼稚的行为保护自己。所以自恋的人害怕模糊,害怕不确定性,总是期寄在结果中找寻存在感,这是非常恐怖的。当看到作者的描述时,仿佛看到了那个慌慌张张找寻确定答案的我,虽口头上经常标榜自己重过程而非结果,其实根本做不到。当我不再那么渴求结果,而是愿意沉到事情中,不断地去碰触事物,试着和事物建立越来越深刻而全面的关系时,也许结果并不会太差。
很多时候我们会用一个人是否孝顺父母来衡量他的品性,但孝并不是一味地顺从。作者讲了很多愚孝的案例,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令人发指的事件让我们不禁再次思考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我们理所应当地孝敬、赡养他们。这份爱很重,也许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回馈,但也必须理性对待彼此之间的关系,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爱不是占有,更不是任意摆布和顺从。
在任何一场关系中,回应都是很重要的,若没有回应,可能会把人逼上绝境。很多孩子因为没有从父母那得到基本的回应,导致沟通受阻、自闭,甚至是自杀。当一个婴儿最初和妈妈没有建立一种高质量的回应时,长大后他就不能很好地与这个世界发生链接,他会紧张,会自卑,会害怕自己的发声依旧得不到回应。所以无论是亲子关系、伴侣关系,还是朋友关系,都让我们在珍惜的人面前,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听对方讲话并给予及时回应,然后我们会发现,那一刻,真的很美。
读完这本书,仿佛给自己的内在心理机制做了一次彻底的检查,会发现在一个看似正常的外表下其实隐藏了一颗畸形的心,在一个无公害的皮囊下压抑着一些无法释放的能量。看了作者的分析,会想自己的很多性格、行为是不是和婴儿时期与妈妈的关系有关,我不会抱怨妈妈为什么没有在我很小的时候对我发出的很多能量给予正向回应,因为爸妈在当时他们的认知水平下已尽力给我们营造一种健康的成长环境。也许我有自己的宝宝时,还会再读一遍,因为我要学习接收自己宝宝的能量球,让他更加健康地成长。婴儿总要长大,总要脱离母体,如若不想成为一个巨婴,所有的一切成长还需自己经历,道理需要自己感悟。长大,意味着割离,意味着疼痛,但也意味着更好。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全身的能量自然释放,更好地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