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流上云间 图|网络
01
自从毕业后,我每个月都会雷打不动的给父母打一笔钱。
刚毕业的第一年,因为行业景气,工资还比较可观。那一年,虽然工作很忙,常常要加班到十一二点,但总体还是很充实的,赚钱的快感很快冲淡了工作的疲惫。
休息的时候,就会陪父母出去逛街,给他们买衣服,营养品。节假日及他们的生日,都会精心准备小礼物或者包个红包。一到周末,就会去超市采购一个星期的食物,这样爸妈就不用每天辛苦出去买菜了。
当时,除了给自己留一小部分零花钱,大部分的工资都放在妈妈手里,妈妈说她替我攒着。但其实,我本来就没打算要回来,我告诉她,这钱是给你的,你不用替我攒着,家里吃穿用度哪样不要钱,你手里没点钱怎么行呢?没事,我还年轻,没钱了可以再去挣。
02
第二年,一时冲动,辞了工作,打算创业。爸妈是很保守的人,却还是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在我创业期间,他们帮了我很多。
我拿出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一些钱,尽量控制成本,开了一家小店。
希望是明媚的,现实却是荆棘遍布的。
最终因为资金,人工,运营等种种问题,小店没能撑过一年。
创业失败后,一朝回到解放前,一度陷入身无分文的囧境。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赶紧找工作。
第三年,开始转行。转行穷三年这样的话果然不假。刚入公司,又是非专业出身,没有太多工作经验,工资很低。
但不管我艰难到何种地步,每个月发工资,还是会习惯性的预留一部分钱打给父母。
他们知道我如今工资不高,正处在困难时期。刚开始,无论如何都不肯要我的钱,经过我三番四次的开导,终于勉强接受。
03
有一次跟朋友聊起赡养的话题,她们对于我每个月坚持给父母打钱觉得不可思议。其中有一个朋友比我大,她已经结婚四年了,她告诉我,不管是结婚前还是结婚后,她从来没有主动给父母打过钱。
还有一个朋友,毕业这些年,她只是在过年过节才会给父母发一个红包,在她的观念里,她现在连自己都养不活,对于父母是有心无力。
她跟我讲了很多,她认为我现在这个阶段正是经济拮据的时候,应该先顾好自己,就算要打钱,也应该等经济能力提高了再打。
并没有任何批判朋友的意思,每个人的成长的环境和思想观念不同很正常。在我的潜意识里,一毕业就不再是小孩了,就应该为辛辛苦苦哺育你二十多年的家庭做点什么,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顾着自己,让父母一味为我们付出。我觉得,不管再怎么难,赡养父母都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经济压力不是没有的,我现在的收入并不稳定,每个月给父母的支出几乎达到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而我自己其实很需要钱,我需要钱去备考,报班,提升自己,也想攒一笔钱去想要定居的城市买个小房子。有时候也觉得攒钱很困难,也很沮丧于每个月所剩无几。
04
但我从来没有过放弃给父母打钱的念头,生活的艰难,资金的窘迫,只会让我更加想要优秀,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加收入。
我的父母,一生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吃尽苦头。他们老了不像有些老人一样每个月有固定的退休金。
从某一方面来说,其实他们的老年生活是没有固定保障的。妈妈有时候会羡慕别的老人有可观的退休金,老了便可后顾无忧的安享晚年。
这个时候,我总会告诉妈妈,没关系的,你们还有我啊,只要我还有一口饭吃,便不会饿着你们。我会努力挣钱让你们晚年幸福。
我想,我之所以会执着于坚持给父母打钱,是想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当他们老了,就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非常没有安全感。每一次,陪他们看一些亲情类的节目,当看到老人老无所依,被自己孩子遗弃的故事时,妈妈就总是会很焦虑的反反复复问我,你以后不会对我们也这样吧?
我知道,妈妈很担心,她和爸爸的晚年,失去劳动能力,没有足够积蓄,没有退休金,孩子如果还不愿意管他们,他们的晚年将会很凄惨。
他们辛劳一生,我不想他们的晚年还要为无所依靠而担忧。
虽然,我知道钱并不是万能,也并不能代替我对他们所有的爱和关心,但我希望能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给他们安全感,向他们传递一种信息,不管你们多老,即使牙齿都掉光了,头发都全白了,你们的孩子也一定不会抛弃你们,她会向当初你们哺育她一样悉心照顾你们。
我能力有限,但我还是想尽最大的努力给你们安全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