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生门》有感

《罗生门》是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

《罗生门》就是开篇第一篇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的开头,把小说的三要素给我们简单明了指出来:“天快黑了,罗生门下,一个家丁正在避雨。”

接下来就开始描写,对周围环境仔细地描写一番。

第一次读完,我的感觉就是有点阴森森,有点鬼魅,有点毛骨悚然。

这篇文章的环境描写非常好,让我们看后会不知不觉感到恐惧,害怕,忐忑不安。

“城门很大,下面却只有他一个人,除此之外,还有一只蹲在已经斑驳了的朱漆大圆柱上的蟋蟀。”

这个大城门上只要一个活人和一只蟋蟀。还有那横七竖八的尸体。还有那“乌鸦结成群绕着高高的门楼盘旋飞鸣,尤其到了夕阳,落山只有余晖的时候,鸦影犹如许多黑芝麻粒将天空折了个严实,黑魆魆的,映照着夕阳的天空分外分明。”

“想要从无可奈何中找出办法,就要不择手段,若是顾虑了手段,那就只能成为街头垃圾堆里是饿死的一具死尸,然后像死狗一样被人拖到这门前丢掉。”多可悲的出路,可想做强盗,还无从下手。

天黑了,蟋蟀也走掉了。连蟋蟀都有去处,而家丁却无处家可归。

这一气象是民不聊生,荒凉,凄惨,阴森森,恐怖,压抑。

我佩服作者能用这短短的2000多的文字,把这环境刻画的如此细腻逼真。

当婆子出场的时候,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婆子只能对死人下手,而家丁只能对质老婆子下手,在这恶劣的环境中,除了死人,没有什么人中,就连那蟋蟀都有去处,而人却不知道何处安生,天大地大何处才是家。

狂风大雨,乌鸦屎遍地,阴森森的,鬼魅,让人看了有点毛骨悚然。

强肉弱食,那里如此,社会上每个角落又何曾不是如此。这样的遭遇,这就是当时社会最大的敝病。

如果不做强盗,就只能死生与死之间,在道德与食物死亡之间,人的自然反应就是选择生想选择做强盗,选择败兴取义在现实面前,不得不舍弃,不得不行凶!

所以,家丁脱下老婆子的衣服扬长而去,留下光溜溜的老婆子在一堆尸体中自生自灭。

这只是当时一个社会一角的缩影,也是当时日本最底层人民最悲哀的一面。

本文最精彩就是环境描写,把那种悲凉,恐怖,鬼魅刻画得维妙维肖,值得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罗生门》的作者是日本芥川龙之介,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其中首篇短篇小说就是《罗生门》。 开始读这篇小说,第一感觉就是...
    静子木阅读 3,180评论 6 15
  • “罗生门”原名“罗城门”,是日本京都的一座城门,它位于平安京中央南北走向的朱雀大道南端。作者芥川龙之介借此写了一个...
    a玉洁阅读 4,162评论 0 1
  • “罗生门”一词因电影《罗生门》而火热,成为“各执一词,真相扑朔迷离”的代表词。它取材于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
    树屿牧歌_阅读 3,379评论 0 2
  • 罗生门,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是每一个无处可去的人最后的去处,然而这个去处根本不是去处,走向罗生门,只能走向生...
    郭昊妍1021阅读 2,256评论 0 1
  • 今天看外甥书架上有本《罗生门》,于是借来一读。原来经常听说“罗生门”这个词。感觉很好奇,今天就仔细探究一番。 原来...
    及羽阅读 4,785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