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的双11盛宴刚刚落下帷幕,各家电商平台纷纷亮出战报。这其中,有一项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苏宁双11消费报告显示,助眠类产品同比增长789.5%;天猫国际数据显示,双11预售期间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人数同比增长174%,其中,00后同比增长达434%。
曾经,年轻人的睡眠问题总是被人们以戏谑的口吻加以调侃,“睡什么睡?起来嗨!”、“熬夜修仙”……如今,在高速增长的数据与繁荣的睡眠经济的印证下,当代年轻人的熬夜已并非主动选择,而是压力焦虑之下的无可奈何。
一
不是我天生失眠,而是我天生要强
关于这一届年轻人睡眠问题的讨论已是老生常谈,除了众所周知的“舍不得睡”、“不愿迎接第二天的社畜生活”,还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虽然早早躺下,却在繁重的心事中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我采访了一波受睡眠问题折磨的年轻人,得到的回答无一例外丧气满满。
“临近方案提交的DDL时,睡觉会突然惊醒,然后脑子里全是还没完成的工作,再也睡不回去了。”
“感觉睡着了,但是脑子好像很清醒,意识还在,还在想前一天发生的事情,第二天起床特别累。”
“工作压力太大了,今年市场行情不好,业绩一直不达标,每天焦虑到2、3点才睡着。”
“晚上10点领导还在工作群里安排工作,心态瞬间崩了,今夜无眠。”
“工作三年了,感觉自己一点长进都没有,很怕自己这一辈子就这么浑浑噩噩了。”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要改变现状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每一天都活在循环往复的迷茫中。”
“闺蜜和领导谈恋爱了,但是我和领导关系不好,一想到上班要面对他,私底下还要面对他就很炸裂。”
“26岁的我竟然是母胎Solo,家里一直在催相亲催结婚,经常为找对象愁得睡不着。”
……
从采访者的回答来看,睡眠不足俨然一种新型“工伤”,急速迭代的社会发展给当代青年带来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与焦虑让一夜好眠变成了奢侈品。
二
睡眠不足不仅使人变“傻”还会变“自私”
前阵子,波士顿大学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睡眠研究成果引起媒体的争先报道,一时间“熬夜变傻”的言论不绝如缕。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睡眠能洗脑”,在深度睡眠期间,血液(红色)会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脑,脑脊液(蓝色)流量同步增加进入大脑清除毒素,如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等。如果经常性地缺少深度睡眠,大脑毒素得不到及时有效清除,可能会导致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相关风险的上升。
睡眠不足伤身已是共识,但危害却不只是“变傻”那么简单:增加患糖尿病几率、增加癌症风险、引发神经衰弱、导致高血压甚至猝死、免疫力下降、肥胖……
除了导致各种健康和工作效率问题,睡眠不足也会让人变得更加“自私”。
美国杨百翰大学曾发起一项针对超过1000人的研究,结果显示,睡眠不足产生的疲劳会使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降低,睡眠不足的人更不愿意支持慈善事业,也更没兴趣参与公共活动。
即便是轻度的睡眠剥夺,也会让人们降低社会行为的意愿,只关注自己,无暇他顾。研究显示,在凌晨被提问的人(减少40分钟睡眠时间),向红十字会的捐款可能性平均降低了5.5%,在选举中参加投票的可能性降低了4%,愿意签署请愿书要求自己社区增加废物回收力度的可能性降低了6%。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私人活动上,比如玩游戏、看视频,而不是去参加公共活动或者帮助别人。
当代人总被抨击越来越冷漠、自私,这或许跟睡眠问题多少有点关系。
三
财富自由?先关心下你的睡眠自由吧!
睡眠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这里有3个小建议想帮你放下白日的繁琐,投入黑夜的怀抱。
亮屏真的会影响睡眠
彩色屏幕的显色原理是将每一个母像素拆成三个分别罩有红绿蓝三基色的子像素,通过三基色的光线强弱配比从而显示出千万种颜色。
研究表明,460-480nm波长的可见光(刚好对应蓝色光波)对人眼部的褪黑素分泌会产生抑制作用。也就是说,屏幕中的蓝色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而褪黑素是一种由松果体产生的激素,通常用来调节睡眠和觉醒的周期性节律。
如果在准备睡觉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包含彩色屏幕的设备,本该进入休息状态的大脑会持续亢奋,可能会导致人体正常睡眠规律失调。
当然,对于被手机裹挟的当代人来说,睡前不玩手机几乎是不可能的。睡前使用手机过程中,建议打开手机的防蓝光模式。
聆听白噪音忽略嘈杂环境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下雨天特别适合睡觉,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人们总是可以睡得格外香甜。一些均匀而持续的声音可以让我们忽略睡眠环境中突然闯入的鸣笛、枕边人的呼噜、屋外的脚步等声音,人们将这些声音统称为白噪音。
我们的耳朵在每个瞬间只能处理一定数量的音频,在白噪音的掩蔽作用下,其他噪音变得模糊,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更易于安然入眠。
市场上推出了不少帮助人们解决睡眠问题的助眠产品,如蜗牛睡眠、小睡眠、Rainy Mood等,都是我们轻松获取白噪音的途径。以小睡眠为例,它是一款借助白噪音减压促眠的手机助眠应用,提供了超过100种自然白噪音,包括柴火燃烧声、浪卷海贝声、风吹树叶声、空山飞鸟声……在3D环绕的逼真氛围音中,人们可以舒缓焦虑,放松身体和精神,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借助冥想恢复内心平静
前面提到当代年轻人睡眠问题与思虑过重,工作生活压力紧密相关,而冥想不失为清理思绪、缓解焦虑,恢复内心平静的一种方法。
研究发现,冥想会降低杏仁体的活跃度,而这种物质与情绪有关。冥想者的杏仁体活跃度更低,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影响,进而对睡眠有改善作用。
冥想的核心是将精神和注意力专注于某一特定对象之上,将思维持续朝一个固定的方向延伸。在冥想的过程中,专注于自己的呼与吸,感知空气从鼻子进入咽喉流入气道窜入肺部沉在丹田又原路返回,放空身心,从而进入深沉睡眠。
对于冥想初学者,可以借助一些专业冥想小程序,比如“呼吸冥想”、“睿心冥想”等,这些小程序大多有一些音频课程,如《身体扫描》、《正念呼吸》等,指导初学者在冥想过程中释放压力、调养精神,回归平和与和谐。
一切由焦虑迷茫带来的睡眠问题背后,是这一代年轻人承担工作、独立生活的表现与个人成长的磨合,承受的是国家急速发展带来的代价。睡眠是一望无际的深海,失眠的年轻人是在这深海里浮沉的孤岛。
祝你今夜好眠。
撰文/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