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荷花,不是因为文人墨客的赞颂,亦不是亲朋好友的常提,我只是喜欢。喜欢它婀娜的身姿,喜欢它那颇具特色的风雅,喜欢它那深绿色的叶,含香的蕊,粉红色的花瓣,更喜欢她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也是它陪伴着我的一章童年时光。
踏着湿润的土地,吸着潮湿的空气,在园中寻找那一处荷塘,慢慢翻越破损的栅栏,拾径而上。走了不久,远远便望见在水面上一片绿色,夹杂着点点粉红。这仿佛就是宿命的约定,这约定,期待了三生,它穿越万水千山,才与我悠然事逅。
走近荷塘,呈现的是一片绿色,交织着点点粉色,荷叶离水面很近,有的浮在水面上。在层层荷叶中,零零散散的点缀着些粉红色的荷花,有大方的开着的,也有微微开着的,还有羞涩地合成花苞的……微风扑面而来,夹杂着一缕缕清香,此时正值清晨,叶与花上的露珠还未消失,只听滴答一声,一颗清澈明亮的露珠扭动着圆圆的身子,从荷叶上滚落,溅起了一星点水花。水波荡漾开来,惹得鱼儿探出头四处张望,叶子也微微摇晃着。一只蜻蜓正停在荷叶上休息,被这么一晃,吓了一跳,逃也似的飞走了。
想起了以前院中也有一池荷花,夏日坐于庭中,望去那儿有一池荷花。奶奶喜欢那池荷花,我也喜欢。盛夏,一池荷花开了,在阳光下,伴着清风摇着。我抬头回道:"这荷花生于泥中,为什么还是这么好看啊?"奶奶笑了笑说:正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它还可以保持着自身原来的美。奶奶我啊!希望你也可以像荷花一样,就算置身于"污泥"之中,也保持自我。"我点了点头。
这时,我也注意到荷花下那层厚厚的淤泥,不禁想起周敦颐的那句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虽出于淤泥,花与叶却丝毫不染。她也不像牡丹一样鲜艳妖娆,却有自己的风雅。
我的思想也随着荷花漂浮到了古代。古代的许多名人都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他们洁身自好,厌恶利禄功名。于谦在黑暗势力的压迫下,依然两袖清风;陶渊明无法忍受当时黑暗的社会,不满权贵控制政权,任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回家。
此时再看荷花,便觉得它负载着那些名人的精神,正在苦苦寻觅精神的继承者。这就不禁觉得萧萧然了。因为在这名利为首的社会中,又有谁能撑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