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以前听的很多,但是真正去了解他几乎没有。好像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作家。之前在图书馆逛游的时候,也是冲着这个名气,买了他写的一本书《人间清醒》回来就束之高阁,未曾翻阅。
昨天翻开看了看,就被他朴实的语言勾起了读下去的欲望。他这里面一篇篇小故事,就像是在诉说他的人生。那个年代的人比现在我们经历了更多的苦难。苦难于作者而言是幸运。
今天读着读着,有一个惊喜,因为我看到了一篇语文课本上改编前的原汁原味的课文。原来母亲这一课是选自梁晓声的故事呀。当时还领着学生精读这篇课文的。当时也只是存在于对文字修辞或者手法的赏析,当今天看到作者家里经历过的事情,看到作者母亲更多的故事,他母亲的形象变得更立体了。
家里姊妹好几个,梁晓声的哥哥那么优秀,清华北大的苗子,因为穷,因为压力大,竟成了精神病人,他们的母亲经常三更半夜陪着哥哥去外面寻找所谓“特务联络点”。母亲是一位崇拜读书的文盲,在父亲两三年才能回一趟家的情况下打工养活一家子人,还能敞开着允许孩子们买书。就是因为她相信上完大学就有出息了,就能改变家里的命运了。她给大哥画了一个梦,大哥是实现这个梦的人。最后因为大哥的病,这个梦破碎了。
一下子再回想课本中那在灯泡下面佝偻着腰,干活的母亲,多了许多感慨。其实在这样恶劣环境中工作还不是他母亲所遭受最大的苦难。只是她的常态。而我们当时已经觉得她很苦了。原文中对母亲的描写更细致一些。
不得不说母亲是位坚强的人,最后作者写作挣钱了,接母亲到筒子楼里居住,正因为作者有着细腻的洞察力,他才发觉能写出母亲远离大杂院熟悉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环境里那可怕的孤单。多少孩子没有这么细腻的情感是发现不了的呢。作者笔下,写的是被“软禁”了的老人。还好,她可以养蜗牛,忍俊不禁的是,梁晓声儿子看蜗牛和他母亲看蜗牛是不一样的希望之光。因为他儿子盼着尝尝蜗牛的味道哈哈哈。
说起这个,就想到今天看完了人生第一次纪录片所有,里面很多上海老人选择的是老年大学。或许我们这一代到了老年,也会选择老年大学,因为好不容易退休有时间了,应该好好培养一下爱好,好好休息休息了。但是现在我父母的这个年代的人,更多的是期待着帮我带娃娃,而且像是做了好久的准备一样,只等着我结婚生子了。如果海阳有老年大学,真想给他们也报一个。但另一句话我看到的,我觉得也很有道理,有时候我们不用代替父母觉得悲伤,他们最高兴的是希望我们幸福快乐,他们就快乐。所以纪录片里面那位爱好跳舞的女士,还是选择了带孩子,因为爱要多于爱好。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