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丛耀眼的金银花

早些年住在凤凰颈大院时,我时常带着小不点儿去散步。篮球场和休闲健身区是我们常常光顾的地方。尤其是篮球场因为有一块很空旷的地方,我们常常在那儿踢足球、打篮球、玩各种游戏。


有一天,儿子在和小伙伴玩耍时,我随意的在周边走了走,意外的发现了一大丛金银花。在破旧的木栅栏边儿,兀自开着明亮亮的花。


那些白的黄的花,有的努力伸长了脖子,长到了木栅栏的顶端;有的从浓密的枝叶间探出了小脑袋,像个机灵的小情报员似的,伸头缩脑的打探着周遭的敌情;那些长在边缘的、攀到顶端的,倒是酣畅尽致、无拘无束的开着花,花团锦簇般。花虽是瘦瘦小小的,并不让人觉得有一种营养不良的可怜与寒酸。那些白的粉的花,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骄傲的挺立着,竟也有一种遗世独立的傲姿来。花瓣两两相对,妩媚俏丽,让人无法跟它贫瘠的生长环境产生任何的联想。花开时,花香四溢,浓郁的香味儿直钻人的鼻孔。风起时,那一阵香风还会被送得很远很远……


我曾和金银花有过一段不深不浅的缘分,也曾得到它的恩惠,因此一直铭记在心。

我那时正是怀孕后期,常常感觉肚皮瘙痒,寻医问药也不见有好法子。医生说,可能是天气湿热皮肤过敏导致的吧。后来,婆婆不知哪儿寻来了一个法子,用金银花的藤叶和花煮水,冷凉之后加入少许的盐,泡澡。照着法子,洗了几次之后,竟然真的好了。从此便与金银花更亲近了些,兴许是它在我人生中的特殊时期,给了我别样的慰藉和帮助吧。后来,婆婆又采摘了许多的金银花,让公公用制茶的工序给烘焙干了,留给我泡水喝。说来也怪,从那以后,难忍的皮肤瘙痒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至今都没有出现过。


金银花别名金银藤、忍冬。金银花原产于我国,喜阳,耐寒,香气久远,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花期较长,从盛夏一直开到金秋。金银花有清咽润喉、降血脂、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可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斑、发疹、咽喉肿痛、热毒疮痈等。金银花既可入药,又可以做汤做菜、泡水喝......


总之,金银花是低调有内涵,绝不像它外表显示的那样平凡。


金银花是朴素的。它没有牡丹的富贵雍容,没有玫瑰的瑰丽多姿,不像兰花那般淡雅清新,也不似荷花那般亭亭玉立。然而它依然在自己的天地里努力绽放,不问蜂蝶,只做真实的自己。

其实,生活中像金银花这般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他们或许初看起来,并不起眼,没有惊世容颜,没有良好出身,没有深厚根基,甚至也没有出色的才华。它就像普通的一丛金银花,也许生长在路边、荒野、荆棘丛中,但是只要给一点儿阳光雨露,便可以快乐的生长。

班上有一个叫玉儿的小姑娘,在我看来,就是像金银花一样的人。她是四年级时从老家转学来的。个子瘦瘦小小的,咋看起来至少比同龄的孩子小两岁。一头干枯的黄头发,永远无精打采的随着马尾辫儿,趴在头顶上。巴掌大的小脸与她瘦削的身体倒是相得益彰。初见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联想到阳光、大方、自信这些词儿的。


不久以后,我渐渐发现了她的与众不同。她能很快的和班级的孩子融为一体,男孩女孩皆能哥们儿姐妹儿似的打成一片。班级同学过生日,请的人中间似乎总有她;上课时,积极发言,大胆发表意见的有她;运动会上积极参与,即便是800米、1500米的长跑也无所畏惧,放学后自觉留下训练的人群中,多了个她;班级元旦晚会上,唱歌的、跳舞的、说相声的、演小品的,都有她……记得当时观看演出的家长中,巡妈妈就说:“玉儿这小孩在班级人缘真不错,大方自信好相处,谁都愿意和她搭档。”她和巡搭档讲相声,她扮演的捧哏,台词不多,却总能恰到好处的抖出包袱;她和同学合唱歌曲,尽管音色不那么美,唱功也不出色,却是最自信、气场最强的那个人……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随父母一起来芜的孩子,家境并不太好。起初刚来时,妈妈一直在家带弟弟不上班,弟弟上幼儿园之后,才到附近的工厂找了份活儿,爸爸是个厨师,一家四口挤在三四十平米的廉租房里。难能可贵的是,从她的身上却丝毫看不出生活的艰苦和不易,呈现的全是知足、满意和感恩。我常常能通过她的言行和作文的字里行间,看到这些珍贵的品质。爸爸做的一道红烧鲫鱼,她能吃出美味幸福,吃出对父母的感激和理解;弟弟的调皮捣蛋,在她看来竟也是那么的可爱有趣;同学之间的打打闹闹中,她也能发现友爱和美好。

就是这个女孩儿,后来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早上再次给了我震撼和感动。五月的天,梅雨季节还没到呢,却隔三差五的下一场雨。那天的雨是从昨夜一直下的,噼里啪啦的雨不住点儿的下,正是大人上班孩子们上学的时间段。一时间,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都多了起来。马路上各色的花伞,好似突然间冒出来的大蘑菇,花花绿绿的好看极了。送孩子的车辆也多了起来,车子多了,路就显得窄了。上学路段的车子,蜗牛似的爬行者,有些聪明的人骑着电动车或者加蓬电动车的,反倒是快速多了。在上班高峰,人们在拼命和时间、大雨赛跑。


7点55分,早读已经开始好一会儿。班上的孩子,已经齐刷刷的坐在教室,晨读了。那个位子还是空的。正想着出去给她的家人打电话问问情况。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出现在了班级门口。没错,是她——玉儿。一撮干黄的头发,被雨水打湿了,没精打采的贴在明亮的额头上,瘦小的身子,背着个大大的书包。手里没有雨伞......


“今天怎么这么晚?你看看都几点了?”我问向她,并随手指了指班级的挂钟。她耷拉着脑袋,牙齿用力的咬着紧闭的双唇,不说话。我走近她,再次确定她手里没带伞。今早的雨可是下的很急的。“你怎么没带伞啊?身上都淋湿了。”听我放缓了语气这么说,她的头低的更很了,眼圈一红,泪流了出来。“家里只剩下一把伞了,我把他给了弟弟。”


看着她瘦弱的身体,看着她淋湿的衣服,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原来她是用瘦小的身体担起了大姐姐的责任,原来是她委屈自己,成全弟弟。


她就是金银花般的小女孩儿,平凡中总是藏着许多的惊喜和无限能量。


知足常乐是她生活的态度;与人为善、宽容待人,是她做人的根基;懂得感恩,有责任担当,是她的人格魅力。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


她这么懂得爱,我想一定是她的爸妈用满满的爱给了她最好的教育。屋子也许不够宽敞,可是爱却可以无边宽广。在爱河里长大的孩子是阳光自信的,善良宽厚的,是坚毅勇敢的!我时常会想有什么样的教育会比爱的教育更重要,更美好呢?没有!将爱播散在孩子心田,让他看到爱,感受爱,学会爱,获得爱的能力。在自己的生命长河里,懂得爱人,爱生命,爱生活,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5,061评论 6 52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6,407评论 3 40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2,275评论 0 36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1,084评论 1 30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0,091评论 6 40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555评论 1 31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1,914评论 3 42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900评论 0 27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7,438评论 1 32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9,470评论 3 3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1,596评论 1 35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7,187评论 5 35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2,932评论 3 34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361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511评论 1 27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0,163评论 3 38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6,671评论 2 3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