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育专家认为,这些问题的症结是: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生存、发展规律和需求,处理问题时的立场是站在与孩子对立面上。
父母下了很大的功夫教育孩子,却依然伤透了脑筋,究其原因是没有把孩子当一个的主体。于是,父母自认为“为了孩子好”的辛苦付出,并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不能为孩子的成长助力,许多教育行为事倍功半,甚至是在给孩子的成长制造障碍,成为孩子成长的敌手。
人们常说孩子的问题总是父母的问题。父母要注重修炼“内功”,吃透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特点和需求,而不是单向地“教导”、左右孩子。在亲子之间积极互动中引领孩子,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说,孩子不是家庭教育的客体,而是家庭教育的主体。我们家长需要把孩子放在主体的位置,帮助孩子不断成长。
社会环境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家庭教育必然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果只着眼于家庭教育本身,而不了解影响孩子成长的社会因素,就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比如,新媒介对孩子生活的渗透无孔不入,父母就不能熟视无睹,必须努力学习跟上潮流才能与孩子对话;再比如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各类信息鱼龙混杂,父母只有不断学习、拓展视野,也才能在孩子教育上明辨是非真假,不随波逐流。2022#全国家庭教育活动月#心理专家、教育专家与你带你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