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我不是生活在监控下,我特么就是摄像头!

今天要讲的,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一部让人笑不出来,但我们非得笑一笑的乌托邦。

有人说,这书太沉重,讲的是极权、洗脑、背叛、监控……

那我就问问你,上班时间用公司电脑点外卖的时候,有没有偷偷扫一眼摄像头?

在老板说“我们是一个团队”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像老大哥面前的温斯顿?

《1984》是悲剧文学,但它放在我们现代社畜手里,简直就是一本职场手册 + 恋爱避雷针 + 社会生存图鉴 + 心理变态研究实录。

现在,咱们就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剥皮抽筋,用不正经的方式,认真审判一下!

一、温斯顿是谁?他是你,但又比你惨十倍!

温斯顿·史密斯,男,39岁,肝不好,牙疼,脑袋秃,心理变态倾向极高。唯一爱好是:反抗体制+恋爱+写日记。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熟悉?他像不像那个早八打卡、晚上写公众号、暗恋前台、想跑路又不敢辞职的你?

他生活在“英社”,一个你可以自由选择什么都不选的国家。

你可以自由选择:

戴口罩不出门,还是不戴口罩也不出门;

相信“老大哥爱你”,还是相信“你必须爱老大哥”;

拍手是你内心的欢呼,还是你手心汗湿得想擦裤腿。

总之,你的自由,是被国家批准的幻觉。

温斯顿的工作是“改历史”,具体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老板,昨天说我们和东亚是盟友,今天变敌人,要不要改历史?”

“快去把昨天所有的文件改成我们昨天就讨厌东亚!”

“那我们前天不是还在说‘东亚万岁’?”

“所以你前天就是叛徒啊!快去忏悔!”

这是历史吗?这是P图高手的梦中情厂!

温斯顿唯一的反抗,是在墙角用一支只能写13个字的钢笔,偷偷写了一句——

“老大哥去死吧。”

这句话,价值一颗头。写出来之后,温斯顿瑟瑟发抖得像掉电的共享电动车。

二、朱莉娅是谁?她是温斯顿的春药,也是高压锅里的火

朱莉娅,25岁,长得还行,喜欢运动,喜欢情欲,讨厌政治。典型的“她一看就是反派”类型女人。

她和温斯顿的相遇,堪称反乌托邦版的“爱情公寓”。

两人最激情的一幕,不是在沙滩,不是在阳台,而是在树林深处的土堆上,用2.5秒的速度完成了人生中唯一的“真正的接触”。

你以为这是性爱的胜利?不,这只是制度下“活人证明”的抗争。

两个人不是谈恋爱,他们是在“精神自焚”,你中有我,我中有火。

可惜,火终究敌不过铁板烧。他们被捕后,分开审讯。结果是什么?

两个人双双投降。

温斯顿在“老大哥面前”表示:“我不爱她了,我爱你(大哥)!”

朱莉娅则大概表示:“我其实早就不想谈恋爱了。”

爱情?在《1984》里,爱情是让你供出对方的工具。

你信爱情吗?信的话我建议你去重读《1984》,不信的话,我觉得你已经通关了。

三、奥布莱恩是谁?他是PUA天花板,也是文化内耗的祖宗

奥布莱恩,这人你一开始以为他是“反抗军”,结果他是“正宗特工”。

他怎么PUA温斯顿的?

先让你信他是同志,然后给你希望,再带你“觉醒”,最后关你小黑屋,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洗脑:

“2+2等于几?”

“4!”

“错,等于5。”

“可是我看见是4!”

“那是你眼睛有问题。你要相信组织的判断,不是相信你眼睛。”

这不就是老板说“你表现很好,但公司方向调整了”,然后你被裁员时的那种“无力感”?

奥布莱恩把温斯顿从头到尾掰碎、揉烂、再拼成另一个人。

这是教育?这是制度性洗脑配合物理性折磨+心理重构。

现代版的奥布莱恩叫什么?叫算法、叫平台协议、叫“规矩都是为你好”。

四、你以为这是小说?不好意思,这是说明书

《1984》这本书,压根不是给人看的,是给系统写的说明书。

“老大哥”是什么?是所有摄像头的原型,是你手机里那个从不关机的麦克风。

“新话”是什么?是当代新闻发言稿的祖师爷。删掉副词,限制形容词,把语言变成只有“忠诚”和“叛徒”。

“双重思想”是什么?是你一边骂加班,一边给领导点赞;一边憎恨老板,一边祈祷他永远不要注意到你。

《1984》的恐怖之处就在于:

它不需要让你闭嘴,它只需要让你自己闭嘴。

五、为什么我们读完这本书还想笑?

因为笑,是最后的自由。

在《1984》里,温斯顿最后一句话是:

“我爱老大哥。”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变了。他不再是那个想偷写日记、想谈恋爱、想逃出去的人。他是个空壳。

我们笑,是因为我们还敢讽刺,还敢说:

“今天我不想听老板讲鸡汤了。”

是的,《1984》像一面镜子,但只照出你最脆弱的脸。我们笑一笑,至少说明,我们还知道脸在哪儿。

六、五句鸡汤,帮你活下去

🥣1.真正的监狱不是铁栏杆,是你以为不能逃。

🥣2.笑一笑,说明你还有神志;服从久了,你连自己是谁都忘了。

🥣3.人会背叛爱情,但制度永远不会背叛你——因为它从没爱过你。

🥣4.自由不是你说什么,是你还能不能说。

🥣5.最可怕的不是失去自由,而是你不觉得那是自由。

最后总结一下:

乔治·奥威尔不想写一本书,他想给你装个摄像头,写个日记,录个梦。

他不是真的在写1984年,他在预演你的明天。

所以读完这本书,你可以伤感,但别失望;可以沉默,但别屈服。

如果你哪天打开摄像头对它说:

“我爱老大哥。”

——那么,请相信,你已经不在了。

别怕,朋友,笑出来,说明我们还没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