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心
又是一年中元节,随着年岁增长,对中元节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思考。
记得小时候特别害怕七月半,因为大人们会吓唬我们说要听话不要乱跑,不能半夜出去,否则鬼怪会找到火气低的小孩抓走小孩,所以每当小孩出门身上也要随身带一些米之类的辟邪。所以小时候我们以至于每到天黑的时候特别害怕,尤其经过树林或者坟山等地方,脑洞大开会想象很多画面。有一次同学告诉我说,在我们家不远的小树林里曾经看到有人穿着长白衣在树林里飘荡,自此,每当我经过小树林都害怕得不行,尽管后来长大以后知道这是一个吓唬人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仍然留存在我的记忆当中,足以见得当年是多么可怕。
因为生活在农村,要出去劳作打猪草,我们有实践经验:相对于其他地方,坟山上的猪草或草要长得得旺盛一些,因为很多小孩不敢去,有时候为了早点把农活做完,就大着胆子上坟山上割猪草,心头还是有些惧怕,生怕有人从坟里走出来,那种恐惧可想而知。当然如果遇到村里有人去世,看到新埋的坟墓,断然相当一段时间不敢从那里经过,阴森森地慎得慌。
渐渐地,随着岁月的流逝,身边的亲人也开始有人去世,看着熟悉的人——外公外婆婆婆爷爷舅舅……离开,亲历了生死离别,才慢慢读懂中元,才明白那些令人害怕的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记得我最爱的婆婆和外婆去世的时候,我总觉得她们没有离开,所以我反复在她们脸上身上试探确信是否离开,守夜的时候我们后辈就在她们停放的地方守着,丝毫不畏惧,想起想起又去看一眼,此时才明白,你害怕的鬼,正是别人心心念念的亲人。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清明节放假的时候,我们亲戚之间相约而行,去给亲人上坟祭奠。此时的坟头,一点都不害怕,大家给亲人诉说着来看他们了,也给他们带点“礼物”去,给他们述说着身边发生的事情,希望他们能保佑生活在世上的亲人平安顺遂,这也成了留在世上亲人之间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这是才觉得死亡不再是离别的终点,而遗忘才是。
进入知天命的年纪,看着年迈的父母,生怕他们哪一天突然离开,所以格外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尽管工作忙碌,自己的小家庭繁事杂琐,也规定自己半月一月一定要去看看父母,哪怕很多事情沟通交流不了,但是看看也挺好,哪怕吃顿饭,因为对死亡的珍惜就是过好当下。
昨天看到一个关于贵州中元节的报道,灯火灿烂辉煌,人们在这里诉说着哀思,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让我想起前几年看过的电影《寻游环游记》当中的场景,甚至有时候我会心生欢喜,希望有这样的场景,像电影那样找到一个通关口,让活着的人和去世的人之间有心灵慰藉和情感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