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自卑与超越 阿弗雷德.阿德勒
我们体验世界一般不会抽象进行,而是以自身的角度去观察,最初“经验”的产生亦是如此。不幸的是,我们总是会脱离现实世界的意义而去思考周围的环境,往往会产生:孤立自己,脱离同类,其所作所为于己于人皆无益处。总而言之,人的存在无法脱离生活的现实本义,自我封闭的行为毫无意义。体现现实的人只有将现实放大到人生和生命存在的高度,来解读其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局限于事物本身。由此,这种意义总有遗憾和缺陷,当然也不可能永远正确。因为,这个看似饱含意义的世界的一大特征就是充满了各种谬误和荒诞。
如果有人问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多半都不知如何回答。客观地讲,只有在人们遇到某种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才会问诸如此类的问题。相反,那些人生之路平坦顺畅、几乎没有遇到困难的人,大多不会产生这个念头。。我们发现对人生的某种解读似乎影响着人的行为举止,每个人在言论之外的行动上,都在对“人生意义”进行不同的诠释,而且此意义与其观点、态度、举止、表达、癖好、志向、习惯以及性格特征的表现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先对世界和个人进行总结,然后暗暗贯穿于每个人的行为之中。也就是说,对人生意义的解释不一定全部唯一,但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种解释。其绝对意义上的“正确真理”是什么则无人知晓,因此只要是相对有效的任何解读,就不能判定是“绝对错误”。其实正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包含了人生意义的全部内容。然而,我们可以分辨这一区间中的不同点位哪些有效,哪些次之;哪些小错,哪些大错。
人生所面临的所有困难或问题,都源自于在生活中受到的三大制约(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第一种制约,我们必须生活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除此别无选择。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解答。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哪些是必须的、适当的、可能的或希望的。第二种制约,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与周围其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是人类体系中的唯一成员。一个人无法单独达成目标,这是由人类个体的弱点和局限所决定的。如果想延续自己的生命,我们就必须让自己的情感和这个问题的目标相适应。第三种制约就是人类有男有女。遇到问题,人们想象的方法往往多种多样,但是却总以为自己采取的具体措施才是最佳方法。由此三种约束出发,又引申出三个问题:第一既然我们的星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那么我们到底怎样才能让人类获得永存;第二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应该怎样给自己定位,才能达到与人合作、共同发展的目的;第三如何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人类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依赖于两性关系这一生存要求。
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积极地为人类的福祉做贡献。
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意义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每个人都在力争与众不同,但如果不明白自己的成功要和卓越是建立在为他人作贡献的基础之上,那么错误就难以避免。人生的真谛就在于奉献与合作。
一个人的经历不能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但会对人的命运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