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100句活在当下,不如读一本《悉达多》

年轻的悉达多是一位的高富帅,他聪慧过人,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

而他却不认为婆罗门的道能让他接近真正的自我。

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放弃了贵族身份四处求道。

一路上,他做过苦修的沙门,也听过佛陀的宣讲,但思考过后,却发现他们寻求自我的方式各不相同,甚至有些是矛盾的。

他明白了,每个人的自我只能靠自己寻找。

于是,他厌倦了修道,他来到人群之中放纵欲望。

一度,他活在在繁华的大城中,与名妓伽摩拉纵情欢爱,并成为一名富商。

渐渐地,这一切使得他越发厌恶自己。

终于,他逃掉了,中年的他再次抛弃一切。

在绝望中,一个摆渡人救了他,他也成了摆渡人,他们聆听河水的声音,以此忘记烦恼。

如果全文到这里就结束,那么:回归自然、聆听自我,就是这本书的主题。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老天和他开了个玩笑。晚年的悉达多找到了他的儿子。

正是他和妓女伽摩拉最后的欢爱留下的。

后来,他一直包容这个孩子,不可抑制的关心他。自己也成了一个陷落在平凡中的一员。

至此他才明白:每一个他摆渡过河的人,那平凡的亲情,对金钱的追求都是人之常情。

追求自我也好,追求成功也好,甚至追求口腹之欲也好。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欲望所支配,而谁又比谁高贵呢?

能获得内心的幸福和宁静就好。

我们从万物中来,自然要回到尘埃里去。中间留下的短短几十年,才叫做自己。

So,“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比什么都重要。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活过了一辈子。

所以,说一百句“活在当下”,都不如读一本《悉达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世纪60、70年代是欧美青年心灵自省的年代,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成为一时经典,类似该书的心灵旅程,也被许多流...
    天作棋盘星阅读 9,322评论 3 16
  • 叔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的修道领悟,到底是从书中来,从别人的经验中来,还是从路途中来,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来...
    叔丁阅读 10,137评论 32 103
  • 一起读书的群友说,每一个人读到《悉达多》的感触可能都不一样,也是,就我和朋友来说,体会到的,也是完全不同。 在我看...
    若存周分享阅读 4,626评论 0 3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7,120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8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