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天说起饭圈整顿的事情,就聊到现在的娱乐圈传递的价值观与容貌焦虑,很多小朋友的梦想不再是科学家、解放军或者是人民教师,更多的还是选择要当明星、网红、还有主播、化妆师等,而再进一步的问她为什么选择要当明星等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明星的生活光鲜亮丽,挣钱多赚钱快,他们以为就是躺着就可以赚钱,只要长的好看就可以赚钱了。
还记得家里的小表妹,1999年出生的她,在我看来双眼皮、大眼睛、瓜子脸,瘦瘦高高的已经很漂亮了。可是她天天刷抖音逛淘宝久了,就觉得自己鼻子不够挺拔不好看,要去垫鼻子,或者又觉得自己眼角不够大要去开眼角。家里人都特别不理解是为了什么,明明她看起来已经很好看了,遗传了父母的大眼睛双眼皮,整体上看上去就是一个青春美少女的样子,可是还非要做整鼻子。
现在,很多女孩都存在容貌焦虑,可是你打开手里一看,千篇一律的都是大眼网红美女,有时候你都分不清谁是谁?根本没有什么辨识度,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吗?美不应该是活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吗?
聊到这里,朋友问了一句:“你有容貌焦虑吗?”
我下意识的回答是“我不焦虑,因为我觉得容貌总会老去,内在更重要”。
我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真的不容貌焦虑吗?为什么不容貌焦虑?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己和定义自己的美,而不变得容貌焦虑的?”
我仔细地回想从出生到现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什么时候是最在意自己容貌。我想最在意的时候应该是初中,那时看超级女生,我非常喜欢李宇春,我觉得她是如此的有个性和酷,留着短发穿着中性的衣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女孩子就应该长发飘飘的样子。那是我第一次跟妈妈说我上初中了:“我想要剪一个像李宇春那样的发型,想要穿中性的衣服,那会开始青春期发育的自己,我觉得那才是青春该有的最美的样子。”
但是,老妈坚决不让我剪:“只是让我剪了一个留海,也就平平无奇的让我过完了初中。”初中好像一心都扑在学习和看小说上了,也没有什么心思收拾和打扮自己。
我还记得从初中到高中,由于自己一直在学校且是快班,好像大家的评价一个学生好不好,更多的是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少人根据你长的好不好看来评价你,好像自然而然的也就很少注重到自己外貌打扮的事情,更多的是学习焦虑,而不是容貌焦虑。就连那会青涩的爱情,更多也是因为这个人学习成绩好,也不见得是因为这个人长得好看,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自带男女主光环了。
上了大学好像才打开了审美的新世界大门,哇原来大学生是这样的,女孩子还可以如此的好看,那个学姐好美呀,等等好像才意识自己是不是该好好的收拾一下自己了。记得那会还跟初恋的男朋友说:“感觉周围的学姐们都好好看呀,感觉自己穿搭像个小学生”。男朋友老是嘲笑说:“没事,我就喜欢你小学生的样子,不过你要是想改变多穿穿小裙子也可以试试,我给你买”。
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学着化妆,但是至今也没有学会如何画一个精致的妆容,只学会了化淡妆。开始在不同的场合注重自己的着重打扮,一般都是衣着大方得体就出门了,好像也没有过容貌焦虑的时候。
后来,大学过得很顺利很快也就继续读研究生了,本科的时候还经常画画淡妆。研究生每天都是不在上课、实习就是在写作业、实习的路上,也就开始连妆都不化了。身边的师姐们也都不化妆,好像大家都更注重的是你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容貌,更关注你这个人有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与批判精神,我个人理解的是注重一个人内涵和才华。
我觉得我喊口号最多的一件事情,应该就是我每天都在嚷嚷着减肥这个事情,但是多年来,体重并没有任何变化,即使我长期坚持跑步、健身锻炼都没有任何变化。因为我的核心是在于运动完又可以多吃点了,而且喜欢吃甜食。减肥路上的绊脚石是:“能迈开腿,但管不住嘴。”但我个人定义的运动是为了身体健康,但不见得是为了容貌。
综上看来,好像这一路走来,我没有因为容貌得到过差别待遇,也没有人评价过我的容貌。所以,我好像并没有那么的在意别人对我的容貌评价,也就不容易产生容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