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与韩信甘受胯下之辱
“智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谚语意思是说有智能的人不饮用有损自己名誉的盗泉之水,正人君子不接受侮辱性的嗟来之食,比喻有志气的人不接受带侮辱性的施舍或不义之物。
而与之相反的“胯下之辱”讲韩信很小就失去父母,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也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所以人要看清楚局势,做出判断,不逞威风,也能按捺情绪,理智思谋方能有所作为。
芷若对敏俊的从来没有看不起的,反而总是高看,可还是没能让敏俊克服内心的自卑,反而愈加对芷若趾高气扬,类似于PUA ,敏俊从小耳濡目染早就学习得炉火纯青。要说敏俊是品质很坏的人,也不对,可是他对芷若的依赖和对自己毫不负责的行为,就像把自己这个大包袱甩给芷若,要芷若一直背着他。芷若是那种甘愿奉献牺牲,也特能隐忍的人,但是一味辛苦和忍耐并不能帮助敏俊成长,反而让敏俊嗜血般无赖起来。芷若是忠厚老实,以诚相待,还有很多封建的糟粕保守思想,一直在做忍耐的女人。两个人倒是很搭,一个脾气大,一个柔和似水,一个是永远长不大的淘气闯祸的男孩,一个是包容善良的母亲,所以就这样毫无质量的婚姻,越过越穷的婚姻居然还维持了二十年。如果不是孩子的介入,不是养育孩子映照了芷若的成长,芷若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婚姻的围墙了。
芷若知道敏俊家很穷的,但是这不重要,只要人踏实能干,还能吃不上饭吗?但是芷若不知道敏俊骨子里的卑微,这与原生家庭和特定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两个人也一起吃过很多饭,大多数都是在食堂吃的,都在芷若的学校,是芷若打饭,敏俊只负责吃。经常的芷若会吃不完,敏俊就一点不剩地全吃光了,芷若为此还挺高兴的,能吃总是好事。但是婚后以后再吃饭,敏俊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了,只要不高兴或是吃饱了,一口都不能再吃,剩饭都被芷若包揽了,而芷若吃胖了,敏俊又开始嫌弃芷若胖。没有情绪的芷若总是被有情绪的敏俊诟病,芷若反而更能吃了,很多年芷若才明白这是身体在用吃食物的方法消解不良情绪。
芷若第一次觉得敏俊卑微是每次在老家吃饭,敏俊总是很客气地不吃,等大家都吃饱离开桌子后,敏俊才大口大口地吃,几乎吃掉了所有的饭菜!芷若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这样虚伪,这样子卑微!长久以来,叔伯家逢年过节的馈赠和对村民的走访,让敏俊一家把尊敬演绎出一点奴颜媚骨的味道,真是悲哀。本来是好事一桩,但结果却未必是健康良性的走向。这世间就是不缺乏喜欢施舍的人,也不缺少被施舍的人,双方都是有着很深的心理依恋。施舍者因为施舍行为映衬自己的高尚和大度,还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感恩戴德,真是让人欲罢不能,一直施舍,寻求心理满足。而被施舍者在长久的这种礼节性地感谢施舍者的同时,会感受到作为施舍者的优越感和自己的卑微,这无疑不是感恩,而演变成一种面具,终其一生在表演而不自知。人性之善在于不施舍别人,而是帮助,在于感恩他人的付出,而不是不断接受施舍,徒在说着奉承的话。其实拒绝比接受难,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尽管自己境况不佳,但是果断拒绝带着怜悯味道的帮助更加不易,也更加体现人的价值和骨气。芷若想起自己拒绝姐姐主动提出帮助还贷款是真不容易,芷若没有自信还债是无法容忍自己借债的,拒绝才是真爱,是真感情啊!
再说这辱没的事情,芷若是不肯侮辱别人的,总希望别人能分析局势知难而退,这样最起码是体面的、有自知之明的,多少也是有智慧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显示了个人的自尊和主观能动性而具有存在感和价值感。敏俊一个大男人自己找不到工作、挣不到养家糊口的钱,却要说芷若喜欢钱,物质和空虚,说芷若像个泼妇,到大街上去骂......芷若是完美主义者,哪里受得了这等说辞,心里是气极了的,但是在围城里的女人又又什么更好的办法呢?除了离婚,而这个离婚也并不是说离就能离的。芷若喜欢做能做到的事,做不到的就不说,没有任何意义。
芷若长久以来可能缺乏力量,从很小的时候就如此,总是无法拒绝不喜欢的人和事,只是远离,还有很多时候是忍受了很多人和事的,即使这些人不一定是坏人,也不一定要做坏事,但是芷若还是感觉到情绪低落和压抑。直到看见《谁在吸收你的能量》这篇文章,芷若真正觉悟了,原来这些人都在吸收自己的能量,自己长期处于能量负增长的状态。得亏芷若的童年的原始能量丰盈,得亏芷若是个阳光的人,能自我反省和调整,爱笑爱运动,这些都是排遣情绪负能量的方法。芷若没有被这巨大的负能量吞没,到底还是会战胜这些负面能量,只是时间问题,当芷若终于醒悟,逐渐摆脱这些能量的纠缠,反观如是,更加唏嘘不已,也更加体会深刻。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但不要拒绝他人的帮助,而且要怀有感恩之心;韩信甘受胯下之辱,但不能永远不成长和缺乏力量,人生都是自己的,为自己负责是人生必修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