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景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景根本就对不上号。”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面对任意一个孩子时,我们都应综合不同角色的专业特质,提高自身的敏感和机智,与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思考和行动。
本书在这一部分的论述,对教师和家长都极具启发,由此,我将“教育的敏感和机智”这一部分的感悟总结为三点:
一、教育在育,而非惩罚。书中案例是两个男孩儿往门锁里塞木片被发现,其中一个男孩拒绝告发伙伴的故事。对于这件事的处理,站在学校管理者的角度,一般会批评教育使其停止类似的破坏行为。虽然目的相同,但书中给出的建议更具有教育意义,作为教育者,而非警察或者法官,我们应该去想,“这个男孩遭遇了什么?这件事与他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对他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我应该说什么、怎么做才能让他从这件事中获得教育?我如何才能给这个孩子适合他年龄的成长空间?我该如何教育他,才能使他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成年人?”仔细分析,每个问题的背后都有“育人”的具体指向,并不是简单的批评、惩罚能够到达的。
在上届我带的学生中,有一个特殊的男孩儿,他穿着普通,常年就几件衣服来回穿,性格有时阴郁有时开朗,眼神里藏着与同龄人不同的成熟与敏感。他是一名转学生,家庭关系较复杂,尤其是与父亲的关系,在生活中常常伴随着矛盾,在他们矛盾最激烈的时候,他连续几天彻夜不回家,甚至演变到了逃学,我与他的爸爸多次沟通,也向校领导汇报并寻找解决方案。我发现他虽然与家人矛盾突出,但在校内却交了很多朋友,而且与我这个班主任常常像姐弟一样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因此,我将自己的愤怒、无奈、失望转化为心存善和爱,通过学生传达来自班级和老师的爱,一有见到他的机会、和他通话的机会,我都只关心他冷不冷、饿不饿、最近过的好不好,带他吃饭再买吃的让他带上,告诉他记住我的电话号码,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打电话给我,就这样我们齐心协力慢慢的把他“拉”了回来,我也变成了他最信赖的人。他不止一次的问过我:“方老师,你不会不喜欢我了吧?你不会不要我了吧?”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都为之一颤,重重的搂着他的肩膀:“怎么会呢!我就是你的姐姐,我还怕你不要我了呢!”这个孩子已经毕业了,他常来看我,我也一直记挂着他,其实他的世界没有成年人的对对错错,更多的是任由感受做事,他的感受里最缺失的就是这个世界的温暖与爱。所以我也深知,在他的这件事情上,作为教育者,应懂得如何育人,而不是直截了当的惩罚。
二、蹲下来看孩子,与其平等对话。成年人总会将孩子无声或小声的世界直接忽视或强加成人的意志,轻者是不尊重孩子,重者则是行为关系的暴力。正如文中所举的心理医生的例子,作为临床的心理医生,他在对儿童患者诊疗时,并未创造出一种轻松无压的治疗环境,也未在周全的、为患者考虑的角度实施医治,治疗结果可想而知。每一个孩子其实是敏感性很高的一个群体,他们年龄尚小,对外界环境能轻易分辨其安全性,因此,成人在与之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蹲下来和他们平等对话。
三、关注孩子的独特性。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邻居的孩子因为练琴和父母大动干戈,吵架、哭喊抗议甚至冷战,而班里喜欢做手工的女孩子常常和妈妈一起做工艺品,受到夸赞。对比这两种情况,家长们都会感慨“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好”,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孩子对于艺术的天赋一靠自我发掘,二靠父母老师引导,如果都千篇一律,以家长的主观意志为中心,让孩子习得一门艺术,不关注其本身的独特性,不仅耽误了孩子的黄金学习期,还加快了逆反期的到来。正如书中所言,“我们需要有针对性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孩子或某群具体的孩子们,和他或他们进行互动,给予他或他们反馈,进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独特性,多给予肯定和互动,适时适人调整不同的教育策略,让孩子的成长呈现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通过以上三点的归纳,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敏感和机智,实则是对孩子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作出相对应的教育策略,而非简单直接的只看重结果。教育应该是社会中不同角色的综合体验,越是丰富的教育角色的经验融合,越是对孩子的成长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