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义领域的著作
1.《图腾与禁忌》此书是弗洛伊德音乐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的首次尝试,也是弗洛伊德第1次阐述自己关于宗教和道德起源的一部重要著作。研究了存在于原始部落民族中的各种禁忌图腾崇拜及原始宗教和原始文化,并研讨了原始人这些现象的心理根源及其活动的规律。弗洛伊德通过蒙昧人与强迫神经症患者的比较,推断了图腾崇拜的本源,意义认为图腾禁忌反映了人类对乱伦的恐惧,塔布禁忌则是矛盾情感的产物。
2《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
是一部心理美学代表作,发表于1907年。揭示了压抑、幻觉与精神错乱的起因,梦的形成与解释,性欲生活的作用,治疗心理疾患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3.《作家与白日梦》
是弗洛伊德关于文学作品创作的目的、实质和心理来源的一篇极为重要的论文。等创作与白日梦的关系作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其目的是幻想中实现其未能满足的愿望,幻想实现以作家的观念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的联络上,作家的写作技巧只在于通过转化及其伪装来掩盖自己的自我中心倾向,并提供纯形式的乐趣。
4.《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他的性心理历史的发展过程,阐释了他的意识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主要观点:是强调童年经验和中的重要性和“”恋亲丛“”从对他的创作及其命运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指出他是一个特殊类型同性恋者和强迫性神经症者,把想象特别是幻想视为创作的出发点和主要形式。三是宣城艺术家的创作是性欲的一种宣泄,主张艺术和科学成就是性本能升华的两种表现。四是提出以性压抑为本源的科学研究的三种类型即神经性压制型、强迫性沉思型、替代性升华型。
5.《米开朗基罗的摩西》
中提出艺术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意图,在观众心中唤起一支同样的情感态度和心理品质。
五、精神分析学最后成熟时期
1.《超越快乐原则》
修正了早期的本能学术,第1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是为人的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
2.《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是在于他自身存在着力比多”联系的理论,根据个体心理的变化来解释群体心理。介绍了群体心理学的各种特征及维持教会和军队这两个人为群体的心理纽带,探讨了爱、暗示、认同、爱和催眠中力比多联系的作用。提出了自我理想的概念。
3.《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后期的一部主要的论理论著作,也是人格心理学的典籍。全书共有5章,意识和潜意识、自我与本我、自我和超我、两类本能、自我的依赖关系、描述的和动力学的潜意识、利比多的大储存库。
4.《抑制、症状与焦虑》对压抑与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的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著作。出版于1926年。通过对恐惧症、强迫性神经症和转换性癔症等病理现象的分析,通过对外部症状与内部自我、本我、巩固和超我现实关系的阐释,解释了焦虑的性质、类别,表现形式及其与出生创伤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自我的各种意识功能,尤其是自我防御机制,如压抑作用,反向作用、抵消作用、隔离作用等神经症患者和正常人心理的作用,阐明了压“压抑”与“”防御“”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
5.《一个幻觉的未来》
文化观和宗教观的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著作。
6.《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
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的观点和方法阐释俄国大作家文艺创作的一篇心理美学论文。弗洛伊德认为是恋母情结的弑父动机,也是癫痫症和神经症发作在艺术上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