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和不爱都是强大的力量,前者如太阳,无私温暖;后者像黑夜,自利凄冷。或许,这也是造物主倡导的平衡?可是,毕竟没有阳光,万物哪来的生长?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一颗颗红心怎样才能健康向上?不能!
生孩子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爱他护他并从一个小生命中看到自己并感受前所未有的快乐吗?当然,还有更多的感动和美好!但我见过的太多否定的答案,因为惯性,因为延续,因为无知,因为自利,部分人把生出来的孩子当作谋取名利的工具,并把这种深层次本质的利己巧妙地用虚伪炫动的纸、铁、铜、银或金进行了花式地包装,习惯性的美名其曰:“考不好别人会笑话,考不好我怕在社会上受苦,没有本事别人会小瞧,没有……不是……不能……”所有总结起来的中心意思就是要主孩子活成别人心中的样子,否则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于是,这样无何止的否定焦虑索取同夜一样黑的负能量充斥在一些小心田,使本应该绿意丛生姹紫嫣红硬生生变成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可悲是的,有谁可以看到,孩子在这样的黑,曾悄悄流过多少泪?有谁稍微慈悲,送来哪怕一丁点光亮,也好让一颗颗低垂的脑袋还有抬头的动力?又有谁反醒过自己也曾也是个不完美的小孩?也渴望过那片充满温暖光明下的白天,领略并探索精彩的世界?实际上,他们从未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乃至所有人类,没有百分百的完美!大多数父母本能地按照可悲的循规蹈矩将自己的暗黑如数地疯狂地狰狞地犹如猛兽扑食般地还洋洋得意地认为那样世界最好的养分浇灌在孩子千疮百孔的小心田,在这些人的眼里,孩子的心田才是自己施展抱负与理想的天地,整天运筹帷幄,一定要出产大量的价值才算成功。是的,孩子只是为他创造价值的工具!
请问,这算是爱吗?自私自利的父母会毫无疑问地斩钉截铁地甚至着被委屈的暴跳如雷回答:“这是!这是为孩子好!”只有等到孩子以各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黑暗里残存的信息,那种所谓的爱才如梦初醒,原来这才是顶极到鬼斧神工的杀人方式。然而,大多数父母也没有醒悟,继续在孩子稍有不慎偏离他们誓死保卫的黑暗轨道上索取碾压甚至唾弃,一会儿来个拳打脚踢,一会儿来个破口大骂,一会儿又立个断绝父母子关系的誓言……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全都在孩子面前展现淋漓尽致。不幸的是,孩子也在艰难的挣扎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沦陷,再被同化,然后寻着前人的脚步演绎悲和惨的轮回。
那么,父母真正的爱是什么?是婴孩子刚出生时,眼里的温柔;是孩子刚会咿咿呀呀时,脸上的微笑;是孩子跌倒时,心中的心疼和帮扶;是孩子在外受了委屈时,第一时间的倾听、理解、拥抱和开导;是孩子遇到难题时,想方设法同他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领孩子找到能带给他一生的兴趣与爱好,并做到极致,实现价值,利已更利他……真正的爱很善良,她不带刺,不带寒,不索取,不强迫,不是黑暗,不是邪恶……是尊重,是陪伴,是教练,是朋友,是拨云见雾的点拨……当然,前者来得更容易,信手一测拈来,后者需要智慧和挑战,需要付出勇气,大多数父母选择了留在基因里亿万年前的兽性本能,趋易避难,很少运用理智,努力提升认知,以此来更理智地指导自己的言行。
我常想,父母存在于孩子的世界里有何意义?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解释,就是能给可爱的孩子像太阳一样的温暖和水一样的滋养,给他足够的生长的力量,看世界的光与水,利万物而不争,且源源不断!万物都有向上的愿力,只要拥有足够的力量,总会长成自己的模样,何况灵长的人类的孩子?可惜,很多父母需要的不是孩子长成他自己的模样,要的却是他人心中的和父母自己未达成模样。可悲可叹可怜。
父母的爱和不爱都是强大的力量,前者是成全性地引领,后者是阻碍式地摧毁;前是提高自我修养和认知,后者是回步自封且刚愎自用;前者是付出,后者是索取;前者是和谐地行善积德,后者是邪恶的杀人凶手……如何抉择,各自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