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发朋友圈是2017年7月8日。
看朋友圈的频率大概每周一次,留言和点赞的频率大概是半年一次。
只确定会给妹妹主动发微信,确定会给妹妹,一个朋友以及父亲回微信。
父亲不会给我发微信,那个朋友给我发微信的频率大概是一个月一次,妹妹几天一次,但会集中聊很久。
其他人基本不会回,会被有朋友的不断询问关心感动到,但是已经不知道回什么。
诸如“你在哪里”,“工作”,“找女朋友”的话题,不愿意聊起,觉得没意义,也不知所措,所以不回。
电话同理。不过因为点外卖,所以会接外卖小哥的电话,民以食为天啊。
活动范围仅限公寓旁30米内的便利店和垃圾桶,还有电影院。如果不是去这三个地方,几乎不会出门,嗯,拿外卖和拿快递连公寓的楼门都不出,不算。
即便是去以上三个地方,大概的频率也是一周一次……而且还常常一次出门把三件事都做了,所以一周放放风一次,也大概没什么问题。
一个人看电影那算事儿么?弱爆了好么,都不稀罕说。
哦对了,今年算上院线片,应该看了有400部电影。
一个人吃火锅……以前很常做,这一年不了,因为没钱,不过最近可能想再来一次。
一屋子的方便食品,会焖米饭。
每天最多的对话发生在和外卖小哥的通话中,一般也不超过5句。如果不点外卖也不出门,那一天不说话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出门穿什么衣服成了最头疼的事,倒不是在打扮上。因为对温度的变化没有实感,会冷死或者热死。
哦对了,一年添了一件衣服,还是活动用积分换的。
对形象毫不在意,胡子拉碴,穿着睡衣样式的大棉袄出去买东西拿外卖,以及去公区蹭网写东西都是家常便饭。
还买了一个电推子,自己推头发,没极端到留光头,不过也差不多了。
不愿意让人进门所以每次物业说要检修什么的时候就装死;直接导致11月房间冷得像冰窖才在群里问了句“供暖了没”,没人回又挨了半个月,前几天才报修。
工作人员几个小时后就来了,10分钟搞定,所以我现在没有被冻死。
再多暂时想不起来了,想起来再补充。
没有卖惨的意思,实际上我觉得活得还行,除了穷之外,其他基本就是我现在想要的生活,而且穷这方面我也在学着努力改善。
前面那句重点不在改善,而在努力。
估计亲戚朋友对我的观感,可能是由一个“名校硕士”,“前途有望的大好青年”,变成“混账”加“废物”。
嗯,似乎也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