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导演托纳多雷分别在1989年、1998年、2000年拍摄了《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被人们称为“时空三部曲”,也称“回归三部曲”。三部电影以其平实质朴的叙事、流畅华美的音乐以及独特的艺术内涵为人称道。
【天堂电影院】
成为著名导演后的多多收到了来自家乡母亲的电话,告诉他曾经担任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员艾费多的葬礼即将举行,勾起了多多童年成年的电影回忆,而他已经30年未曾回过家了。
从小因父亲参加战争而只受母亲管教的多多调皮捣蛋,作为神父的助手却经常使神父恼怒,他如此痴迷电影想跟小镇唯一的电影院放映员艾费多学习如何放映电影却被拒绝,即使如此,也依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如何放映电影,后来也与艾费多了成了亦师亦友的忘年交。艾费多教会多多的,不只是放映电影,还有从电影获得的智慧。他告诉多多对爱情要有尊严,离开小镇,到更大的世界去。直到死,也不许多多再回到小镇。
电影院是小镇唯一的娱乐中心,也是村民们集聚的场所。他们在这里度过了难以磨灭的时光。电影里上演了无数的众生相。小孩子们聚精会神盯着荧幕抽烟、少年们度过骚动的青春、年轻人在电影的曲折恐怖中眉来眼去。大人们依靠着进入电影以躲避无聊时光的追逐、战争的阴影。对居民们来说,电影是第二人生。
对多多来说,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参与了他的人生。在电影中,在生活中,他天真地比大人们更加接受现实,因为母亲一直念念不忘父亲能够回来。
当我们越是凝视和思考这部电影,我们越是觉得它意味深长。我们越是思考这种意味,我们越是明白到它关乎人生的艺术。它告诉我们人生如此地困难重重,告诉我们人生并不是简单地如电影的艺术所呈现的种种真理和穷尽的,它是关于我们还未走到人生的尽头便已经感受到的遗憾和消逝。对于已经消逝的事情的无可奈何,对于遗憾的无尽悔恨和无法改变。换而言之,它告诉了我们这个至关重要的事实:人生是一声绵长的叹息,而艺术是叹息的回声。这种叹息,呼应着童年的那种无尽的天真的欢乐,因而也就更显得它的残酷以致于我们无法直面它。
从头到尾,我们似乎无法理解艾费多的那种执念,他告诉多多小镇待久了你就会觉得这是全世界,告诉了他从电影的艺术里所获得全部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真实地在人间冒险的智慧,而是想象的浓缩的艺术呈现的智慧。对他来说,多多是一种走出小镇这个小世界的希望和寄托。但是多年以后,我们发现成为大导演之后回到家乡参加艾费多葬礼的多多,与其说是一个走过更大的世界并获得电影荣誉的导演,却更像是一个从冬夜里回到家乡的疲惫的旅人。他疲惫地近乎沉默直到看到那些小时候的剪辑,那些亲吻的镜头,他落泪。这是亲情,也是人性的真实。我们发现一个悖论,如果说托托是老头年轻时候曾经想出走世界的强烈欲望三十年不曾回家到最后却疲惫回来,而艾费多却在小镇里获得了来自电影的满足感,他过上的有如电影的人生。他没有出走,获得了满足。托托出走,却疲惫归来。其实不管是出走还是待在小镇,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生是遗憾的艺术。
艾费多的死和电影院的爆破,意味着电影的手工时代已然逝去,意味着电影院曾经作为小镇的中心——一个感情的广场的纽带已然消散,继之而来的是我们所见的商业广场和工业电影。电影的观看不再是集体的乐趣、回响,而是个体的游览、回味。这也是最重要的揭示:曾经我们把电影作为集体记忆的美好时刻的年代,它逐渐消逝,它的肉身——电影院在工业的笼罩下无法闪耀,而是成为了一种可供怀旧的记忆——怀旧意味着——它以死的方式活着的奇异感。
所以,这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叹息的电影,意味深长。所以我们依然记得,艾费多对多多说:
我们每一个人,人人都有所追寻。离开这里,这里被诅咒了。每天待在这里,你会把这里当成世界的中心,你会相信什么都不会改变,然后你离开了。一年两年,等你回来时,一切都变了,牵挂也断了,你来寻找的已经不再,曾经是你的也已消失,你不得不离开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年后,你回来找到你的亲友,回到你的故乡。人生和电影不一样,人生辛苦多了。离开这里,回到罗马。你还年轻,世界是你的,我已经老了,我想听你的故事。
【海上钢琴师】
我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一个夜晚,恰如其分的渗入骨头的孤独,而孤独是瓷器无意中掉在地上破碎的清脆美丽。我居住在陆地之上,未来的无限生活展开在我面前,但是我运气稍微差些,没有琴键去承受这无限的独孤,没有人理解1900为什么不下船。大学时候我重新看的时候,我猛然觉得这是关于艺术的故事。1900是纯粹的艺术的象征,因而他永远的坚守在此岸而不是彼岸——陆地。那些批评1900的软弱的人们不会想到,正如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从小就生活在陆地上因畏惧大海永远不上船的人,也存在着出生时被遗弃在船上也不想到陆地上去,更别说他还是个能够弹奏出囊括整个世界的音乐的钢琴家!正因为其对艺术的天然的秉性和纯粹,所以他不下船是必然的。
我认为陆地上的人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去问为什么(例如为什么不下船)。冬天来临时巴望着夏天,夏天来临时就已经开始害怕冬天。所以人们永不厌倦旅行。总是在追寻四季如春的远方。那样的生活并不适合我。
往返大洋的轮船,移民对新大陆的自由的渴望以及从巨大的烟囱里冒出的滚滚的黑烟,就像是一个时代,是菲茨杰拉德的爵士时代的温柔,繁华和闪亮的光芒、舞会、爵士乐,这不只是艺术的致敬,也是对时代的致敬,直到那个时代消逝、直到爵士乐不再是战后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音乐、直到1900随着苍老的巨轮沉入海底。
我这几天又重新看了一遍,却感觉1900就是卡尔维诺,或者与卡尔维诺是类似的人物。因为他拥有庞大、纤细的想象力,精确地表现出每个词语的音乐,每个人的音乐。对自由女神像说出第一声“America!”的音乐!
他的知心好友麦克斯,也是最后见他一面的人,回忆他时说道:
“1900知道如何阅读,我并不是指书本,那个人人都会读,他知道如何解读每个人身上的特征、地位、声音、气息,他们的出身、故事和任何显于他们的身上的事物,他会阅读并透过不断地观察来分类、组织,然后在他脑中绘制一幅巨大的地图,也许他从未看过这世界,但近三十年来,世界就在船上不断来去,而在这船上,他度过了三十年,他窥视这一切,并得其精髓。”
他的所有音乐并不具备世俗的目的,而是如其内在的天赋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润泽的光芒,是一种天真的乐趣。他真正的音乐,并不是在头等舱的舞会、乐队和音乐决斗,而是在三等舱里为那些普通人弹奏的音乐,即兴的、畅快的、抒情的、世俗的满足感的音乐。直到他在船上遇见一个女孩,他在女孩沉睡的时候轻轻吻了她,又小心翼翼地走开。他打算下船,去找那个女孩。
到最后,站在船梯上,扔出了帽子,又回到了船上。与麦克斯在最后的见面时,他说出了没有下船的真正原因:
这些城市,你唯一看不见的是它的尽头。当我在舷梯上时,一切都很完美。我的大衣也让我很体面,我看来很帅气。当时,我真心的想下船。那不是问题所在,阻止我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麦克斯,而是我无法看见的东西。在无限延伸的城市中,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尽头,根本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尽头,世界的尽头。拿一台钢琴来说,琴键有开始有结束,你知道它有88个键,没人会有其他答案,琴键并非无限,但你确实无限的。在这些琴键上,你能创造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这样,那是我能接受的生活方式。当我站在舷梯上,在我眼前铺展开的,是有几百万几亿个琴键组成没有尽头的键盘。那是真的,无限的键盘,意味着没有任何乐曲能在其上演奏。你选错了位置,那是上帝的钢琴。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在什么情况下,美是一种罪恶?
——它揭示了内心的丑陋、阴暗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抱成一团无端中伤、猜测和造谣以获得安全感。
对于小镇的居民来说,玛莲娜的性感和美是一种过分的诱惑,它超出了他们的道德想象。出场的玛莲娜脸色紧绷、眼神忧郁,包裹衣服的肉体是视觉的极大冲击。她的丈夫参加了战争却渺无音讯、她的父亲是个教授拉丁文的聋子,她的出场是沉默的,她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发声,因而她被解读,被议论。她的表达是她充满热情的肉体,是她不置一词地被安在身上的标签。
她是一个美丽的寡妇,她是一个失声的女人。
对雷纳多来说,她是纯洁的美,是难以窒息的性感。他第一次跟着伙伴们看到玛莲娜,从忧郁的脸、挺立的乳房到性感的臀部,然后深深呼吸了一口气,仿佛能够闻到她那性感的体香,他意识到朦胧的、骚动的情欲正在觉醒。
少年的情欲是一种固执的幻想——他要到达欲求对象的身体并完成满足感。但是这种情欲之美也正在于其幻想的满足感。这样它获得了不停止的骚动的动力,也被赋予了一种美感,像是太阳照耀的海面涌起的细碎的浪、浓郁的西瓜汁红色的性感与热汗淋漓。
与其他少年和成人不同,雷纳多的情欲并不是单纯为了一种幻想的满足感,虽然一开始是这样。这种性感之美对于雷纳多来说,掩藏了更加神秘的、深刻的真相,为了了解这种真相,他开始了对玛莲娜的幻影般的追逐:偷窥她的家居生活;她在院子里躺着读丈夫的信;到唱片店找玛莲娜在听的歌曲;她的黑夜和白天;
他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玛莲娜在小镇里无路可走,而人们蠢蠢欲动地造谣和中伤;
他到教堂里跟圣母约定,希望保护玛莲娜,实际上,他希望圣母能够给予他男人的力量。从这时候开始,他对于情欲的凝视已经改变了。他的同伴们还停留在本能的情欲的表象满足,而他开始对情欲、对肉体之美进行了思索。对于玛莲娜的危险的处境,他自觉地幻想并进入了一种转换的仪式: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保护这肉体的纯洁的美——它来自于对爱的无限信任。
与美所关联的真相中,是不加判断的真诚的欣赏。
在小镇狭窄的道德视野里,超乎想象的性感美必须落地,必须变得普通才能够得到庸众的肯定。人们重新接纳玛莲娜,是因为她的丈夫从战场回来赋予她的重量,也是因为她在菜市场里第一次发声,第一次与居民们说“早安”的时候。但是,受难的记忆呢。就此云淡风轻了么,只留下无限感慨。但是一种对雷纳多来说,玛莲娜的存在,勾起的青春时期的情欲的觉醒,从中寻找到了人性的真实——一种深刻的真相,它是唯一值得追求和探索的。
我拼了命往前骑,好想要逃避似的,逃离渴望、逃离纯真、逃离她。岁月匆匆,我爱上过许多女人,当她们紧紧拥抱我时,问我会不会记住她们,我会说“是的,我会记着你”。但我唯一从来没忘记的,是一个从来没问过我的人····
【时空三部曲】
我一直以为“时空三部曲”是对人生的不同阶段的思索和反映。《天堂电影院》是童年的记忆与中年的回忆。《海上钢琴师》是即将展开无限生活的青年的孤独,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则是少年的情欲的质变,但后来,我重新观看它们。我头脑里反复响起却只有那句话:人生是一声长长的叹息,而艺术则是它念念不忘的回响。
在《海上钢琴师》和《天堂电影院》,最后都有空间崩塌的意象。天堂电影院的电影院作为集体的公共空间记忆,多多最后进入它的内部寻找回忆——隐藏在电影院的结构、气息和回忆,最后在爆炸声中消失。当废弃的巨轮最后要爆炸处理时,麦克斯上船找1900。两个空间都是破败的积尘,而每处角落在每个知情人的眼里都闪耀着记忆的光芒——它的快乐、繁华、激情,终归于爆炸。一想到这里我就无法抑制的悲伤,因为,它们都没有墓碑。它们留在知情人的记忆,而记忆会消逝,会像香水一样挥发,最终,直到了解它的最后一个人死去。
在三部曲中,电影的主角自身都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多多缺失了父亲,玛莲娜缺失了丈夫,1900缺失的是朋友(知音)。导演则对缺失的角色提供了补偿。艾费多成了多多的“父亲”,传授生活智慧的男人。雷纳多幻想成了玛莲娜的丈夫,充当了保护人。麦克斯是1900的知音,他了解1900的音乐,了解他是海洋上最伟大的钢琴师。这也让我们沉浸入电影的角色,因为正是这种“缺失”,作为观众的我们自觉性的进入了缺失的角色。我后来才明白这几部电影的魅力之处,正在于观众的自觉补偿。
在三部电影中,所有的角色最后都回到了原点。多多回到了破败的电影院,麦克斯回到了废弃的巨轮,玛莲娜回到了小镇。这正是故事,有开头,有结尾,而不是像《等待多戈》那样,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虚无的等待。正如1900所说:
只要你还有个好故事和好听众,你永远都不会完。
然而,我们还是要向故事作漫长的告别,人生可比电影辛苦多了。
一声无尽绵长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