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后反思了自己在育儿和生活过程当中,发现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四项全部都占有了。有两句话让我影响特别深刻。
一、寻找对方需求,而不是发泄情绪。
听完之后发现自己最大的失误就是评判一件事的时候总是带有情绪,而不是通过观察说出事实。也因为第一步跨错了,所以后面的程序就全错了,导致自己在跟别人沟通过程中,经常会让人不理解自己的想法,矛盾也因此产生。
而在育儿过程中发现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会用的比较多,这些好像是在不经意之间就突然的喷涌出来,无法控制。听完这本书之后,我会慢慢的静下心来跟孩子沟通,同时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步骤慢慢的来实践运用。
当孩子冲我大喊大叫的时候,我会发现她是因为某个需求没有被满足,从而生气发怒。
我会紧紧的拉着她的手,和她对视,然后对她说,刚刚你发怒了是不是因为妈妈没有让你看电视呢?
那妈妈的现在的心情是担忧的,为什么担忧呢?担心宝宝会跟妈妈一样,电视看多了会戴眼镜,伤害眼睛。
那宝宝可以跟妈妈说说动画片里最吸引宝宝是什么呢?
妈妈是这样想的,咱们每天看半个小时的电视,中间休息5分钟,你能接受吗?
二、不带评判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听完这本书,我将把这句话作为我实践的第一步。人类从情感奴隶到面目可憎时期,再到生活的主人,这一步步的转变。其实最终的目的是既能够表达自己,也能够以爱来帮助别人。
情感的奴隶是因为我们常常被情绪所控制,不懂得倾听,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更不懂得提出合理的请求。
就像生活中,母亲经常会抱怨这个家什么事情都是我来做,真的是好累,你们都是……每做一件事都一直在唠叨,但其实她可以选择不做。可以表达出每天早起晚归都在上班,自己需要休息,需要大家的体谅,自己想要吃到家人做给她的美味佳肴。
这样做既把自己的真实上班情况说出来了,又表达了自己的需要,家里人也更加能够理解接受,同时心情也愉悦了。
听完这本书,突然觉得非暴力沟通是我终身需要学习的沟通方式,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慢慢的将非暴力沟通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