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思维奥斯特的《必要的丧失》似乎是一本深刻揭露我们生命中缺憾的必然性的书。面对缺憾,我们天然有难过,就像自然界的很多物质的生长都是趋向某一个完美,人类的意识也要求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物质趋于完美。当不完美出现的时候,当某个完美消失的时候,这种丧失会带给我们创伤感,如何面对这些或大或小的丧失感?如何带着这些丧失感继续前行?如何面对人类最后一次最大的丧失——死亡?不得不面临的丧失如何变得有意义?是被丧失感打败还是接纳丧失的存在?带着这些思考,我们来解读这本具有辽阔视野的著作。
燕子老师先从问题出发,让我们带着思考进入“丧失”的体验:
1.你怎么理解丧失?
2.你曾经经历的最大的丧失是什么?
3.这次丧失给你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你是如何感受的?(当时、现在)
这本书的脉络很清晰,从最初的分离到成长独立时的冲突,到成年后关系中的取舍,到中年、老年面临的丧失,彰显人一生各个阶段的不得不接受的丧失、因发展需要的丧失、生命自然终结的丧失。具体包括爱人的分离、浪漫梦想的破灭、期望的落空、追求权利、自由和安全感的幻想成为泡影、选择这样而不能选择那样的遗憾、放弃那些可能的其他自我……丧失无处不在。
威廉詹姆斯写道:如果可能,我一定要成为一个英俊富态、衣着考究的人;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年入百万的运动员;我要成为一名智者、美食家、哲学家、政治家、勇士、非洲探险家、诗人、圣人……可是我们发现,就是最聪明的人,一辈子成为的那个理想自我也是有限的。人生而有很多局限性,对于我们做不到的,就是一种丧失。就像阴阳太极图,如果只是盯着黑色部分看,将陷入黑暗的深渊。
书中提到几种人格:伪自我人格、似人格、临界人格和自恋型人格。这些异常的人格状态可能都是来自于在对待“丧失”的议题上出现了偏差。
大部分人会尝试在真实自我与表现出来的自我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关系,而病态的人却会执着于某一个自我,譬如有些人认为自己就是没有价值的,无论别人认为他多有价值;有些人永远渴望从别人的评价里认识自己。
温尼科特说:真正的自我来源于早期的人际关系,来自于母子之间那脆弱的和谐关系。如果早期被母亲确认过感受,那么孩子就能够建立更真实的自我,如果母亲镜映出的孩子的形象是模糊的,或是矛盾的,或是混乱的,那么孩子就看不清真实的自我。
伪自我是指:“你想要我成为什么样子,我就变成什么样子。”
似人格是不断变换模仿对象,每看见一个好的客体,就想成为那样,他们意识不到内心的空洞,只是模仿别人的行为而没有相应的体验。(可以理解为情感隔离很严重的人)
临界人格过着破碎的、时刻变换的生活,他们“积极地斩断令人恐惧的情感经历与那些在其他情况下变得混乱、矛盾、令人极度沮丧的事物的联系”。他们的情绪和人际关系都不稳定。(可以理解为分裂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是由于缺乏稳定的内心自爱,利用他人来实现纯粹的自我增强,还会迫使自己利用他人来反映、扩展自我。
避免过度自恋的方法就是形成健康的适度的自恋:
1.在某些特殊时刻,我们可以自我炫耀和沾沾自喜,而不是被打压真实感受;
2.我们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并认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出类拔萃(尤其最初在父母心中);
3.我们需要一面能映出自我崇拜的镜子,并在镜子前展示自己(父母足够接纳我们);
4.我们需要父母起到那面镜子的作用(除了接纳,还要适合地反馈真实信息);
5.我们需要一个理想的人来参与我们的生活,告诉我们“你真棒”;
6.我们需要父母的保护,让我们感到我们不必事事完美,去除心中对于不完美的内疚感。
以上似乎都源自于早期父母的作用,所以自恋型人格靠自己疗愈是很难的,必须借助一个“好客体坏客体”结合的人——咨询师,来帮助回到早期的关系中。
面对丧失,我们的反应影响我们的生活。对丧失的痛苦来自打破全能自恋的痛苦,来自引发无力感自卑感的痛苦。如果只是沉浸于丧失的体验中,而不是思考丧失的意义,那么我们的生命将成为永无天日的灰色世界。
永远没有丧失也就失去了丧失的可能,永远不分离也就丧失了分离的可能。所以如何理解丧失比体验丧失本身更重要。
第一次读书会主要讲最初的分离带来的丧失感,讲到一个婴儿从与母亲的一体中分离出来所伴随的喜悦和痛苦。妈妈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妈妈代表安全港湾,我们依恋这种温暖的感觉,不愿意出来。但是安全之后探索的欲望又促使我们要离开母亲,向外发展。这其中的矛盾认同限制了我们日后的一切,同时也塑造了以后的一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