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待,会有不同的结论,排除人的认知不同,和人站的角度不同也有些许联系。
想达到和对方一样的学识或是心态,均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站在和他相同的角度,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尝试挪动步伐,站在他曾停留的角度,去看待你们之间产生不同看法的事情,看看是否会有所改变,是否能共识呢?
工作中,上下级经常就一件事情,会产生不同的认知,也是所站角度不同所致,尝试换位思考,是达成共识的最快途径。
即便不能共识,也让差异变得更易接受,先从对方的角度去看看风景,再就风景的感知进行交流与碰撞。
否则,你对着正面,他对着背面,你们都坚持自己看到的,希望对方接受自己所见,最后才发现所言虽为一物,却是两面。
生活中,对待变化的态度,每个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对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状态,到底应该从什么角度去看更好呢?
如果从失去的角度去看,更易把关注点放在变化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上,比如变得更加忙碌,变得少了陪伴。
那么带给自己的情绪一定是消极的,甚至是痛苦的。这是人对失去本能的反应,美好的感受都想抓住。
如果从获得的角度去看,会将关注点放在变化带给自己的正面影响上,比如自己或爱的人所获得的成长。
那么从长远来看,有些失去是为了长久的获得,也许当下不能体会,但如此去想,似乎情绪会更积极些。
面对自己无力改变的变化,不去做前后的对比,更不去做无谓的猜测,那将会带来比变化本身更大的变化,那就是信任的丢失。
任由思想朝着虚无发展,想像中的世界会变得面目全非,有些事情也许暂时想不通,是客观发生了变化,还是主观发生了调整?
在无法直接得到结果时,也许暂时不给出结果比较好,休息一下,走动几步,换个角度再看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举个例子,曾经的如胶似漆,变成了每日固定的问候,那么是失落于热度降低,还是感动于长度增加呢?
人向来不是简单思维的个体,所以会在失落与感动中来回切换,想起曾经的美好,看着现在的持续,都有可能会有内心的冲击。
那么这个选择,真的是因人而异。我选择站在能够看见美好的角度,去看待所遇见的人和事。
调整角度,去发现美好,你不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