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唯心,万法唯识,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后世无数王阳明的崇拜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掌握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 -- 阳明心学。
构筑了阳明心学的基石是什么呢?那就是王阳明先生概括的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01-无善无恶心之体
在贵州农场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 “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只是一念良知(觉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
道、天理、良知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良知、天理、心之本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无善无恶、非善非恶,也如六祖大师所悟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02-有善有恶意之动
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
“如见儒子入井,则生恻隐之心,此谓心之应事而发为具体之善;见邻有妙龄处子,生杀其亲而逾墙搂抱之心,此谓心应事而发为具体之恶。”
良知本无善恶,触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一旦有了意念(起心动念),就已经属于“行”了,因而修身养性,必须在此时就下功夫。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想,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论断。
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
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03-知善知恶是良知
意念有善有恶,良知则像24小时工作的雷达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阳明先生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尥怍,他还忸怩。”弟子于中对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
你的良知即是善恶判别的准则。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所以,满街都是圣人。既然每个人都有圣人的良知,那么每个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道德权力。如果你的良知告诉你说,这句话是错的,哪怕这是圣人所言,也不能将就。每个人都具有了与圣人一样的主体精神,依据良知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
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04-为善去恶是格物
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作为世俗凡人,我们整天都是杂念纷飞,一会想偷个懒,一会想占个便宜。幸好,有良知和天理随时站岗放哨,“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份良知永远都不会泯灭。
格物就是学会转念,就是“去恶为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不是将人变为草木,而是要控制人的私心杂念,把恶念转化成善念,使得事事合乎天理。
阳明先生的一位朋友说:“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 其实,私心杂念一出现,我的良知就侦查到了,可总是不能将这些私欲去除。
阳明先生回答说:“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私意刚开始萌动之时,恰恰是彻底革除之机,这才是人生立命的真功夫。
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05- 用修行的话来理解阳明心学
用修行的话来理解阳明心学:我们每个人(众生)的心都是一样的:本无高低,本无善恶。当我们有起心动念(意念)的时候就有了善恶的分别,那是什么知道我们有了起心动念(意念)呢?那就是我们的觉知(良知),它是如如不动的。在生活中难免不动念,如果要动念就动善念,动了恶念就要马上转念(格物),真正的修行(真功夫)就要把握每个起心动念,当念头的主人,当生命的主人。
古语云:'相由心生',意思是外在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灵最真实的呈现的,所以只有回到内心才会找到问题的根源。外在的一切呈现如投影的屏幕,真正的投影源是我们的这一颗心,外在的呈现反映了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与信念,所以当外在发生一切问题,我们懂得往内去寻找答案的时候,这就走向了觉醒。通过修正自己不正确的认知和信念的时候,就走向了圆满合一的生命状态。
在现在万物快速更替换新的时代,我们只有快速回归内心,明了此心,才会快速成长,才会让生命活出全然的精彩绽放,才会跟得上地球的觉醒新时代。而快速回归内在的方法是:静默止语,独处内参‘我’是谁’?当我们参悟到'我'是:本自倶足、本自圆满、本自清净、本不生灭的时候,即是开悟。